不妨傻瓜一些
来源: | 作者:王俊杰 | 日期:2018-05-31 17:20:12 | 阅读: 3051
一位曾经带出无数优秀毕业生的特级小学教师总结道:“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这一常识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大秘密。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文化水平高、取得很高成就的聪明父母,其子女的表现却差强人意,在学习中,在工作中成绩只及中下水平;相反,一些文化水平并不高的父母,其子女的表现反而十分出色,往往远远超过其父母。按照遗传学的原理,父母聪明,子女也应该相对聪明一些才是,为什么不是一代更比一代强呢?其实,父母如果处处表现出聪明与出众,无形之中使孩子自渐形拙,无异于在行为上贬低着孩子。长期生活在聪明出色的父母阴影之下的孩子,自然没有多少机会去得意忘形,也就失去了自我激励、深掘自己才能并发而扬之的原动力。即使父母会经常性地夸奖孩子,孩子也会感到那些夸奖更像表面文章,大孩子们尤其如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无形的贬低比语言的贬低对孩子自信心的伤害更大。长此以往,孩子的智力自然就止步不前了。所以,为子女计,父母们不妨傻一些,把聪明的空间多让给子女一些,让子女的才能有练武之地。甘做傻瓜才是聪明的父母。
同样的道理,聪明的领导手下往往少智将,而愚笨的领导手下却常常聚着一批能人智士。刘邦和项羽二人就是典型。刘邦遇事总是双手一摊,抬眼求人:“为之奈何?”所以,刘邦的许多大事都是手下人替他出的主意。主意被采纳,出主意的人自然暗自得意,遇事更会积极地动脑筋。脑子嘛,自然是越用越活了。项羽则不然,凡事都是自己拿主意,很少采纳部下的意见,尤其是项羽自己才能出众,一般人还确实比不上他。结果呢,部下们出主意的现象越来越少,动脑练筋的机会也就自然少了。就是连“好奇计”的范增,在鸿门宴上也只能提出就酒宴中杀掉刘邦这样一个馊主意,甚至宴会进行到一半时,刘邦不辞而别这样的明显不礼貌,都没有变成范增鼓动项羽开杀戒的借口。韩信最早是项羽的部下,隔三差五地要向领导献计献策,却从未不被采纳,最后,韩信一气之下投奔了刘邦。后来有人游说韩信背叛刘邦,韩信就曾提及刘邦对自己“言听计用”,因而不愿背叛刘邦。细细回味起来,“言听计用”又何偿不是实际行动上的赞赏呢?所以,作为领导,要想手下能人满列、智士如云,也不妨甘做傻瓜。老子说“虚怀若谷,大智若愚”,此其真谛也!
2007年7月11日于兰州
上一篇:开卷有益需动笔
下一篇:司马光砸缸的推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