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见识

蔡伦与屠呦呦

来源: | 作者:王俊杰 | 日期:2018-06-01 13:40:04 | 阅读: 2276

屠呦呦荣获诺奖,在中华大地引来嘈杂一片,有质疑者称青蒿素是众多研究者集体努力的结果,诺奖单独授予屠一人有嫌不公;有兴奋者称青蒿素源于中医中药,屠先生之获奖是对传统医学的肯定。饶毅等人释疑,屠先生从葛洪的医书得到启发,改水煎为乙醚低温萃取成功获得抑疟率达95%~100%的粗提取物,是青蒿素研究的关键一步。但饶的解释并未尽释前疑,人们仍然隐约觉得屠的工作太简单,远不如提纯获得青蒿素纯品或测得其化学结构的研究复杂和高精尖。若言屠的工作是原创,那么确定单体和结构又何尝不是原始创新,甚至葛洪的青蒿浸泡绞汁(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岂非原创?以至于青蒿素的报道中掺杂许多其他贡献者的工作,言下之意屠一人获奖大有不公。其实,认真追究起来,在此之前,多位参与青蒿素研究的科学家成功入选院士,唯独做出关键贡献的屠呦呦无缘院士,又何尝公平呢?此前又有几人为屠先生鸣不平呢?

与此次争吵相似,蔡伦发明纸也曾引致现代中国科学嘈杂一片。有人以考古发掘得到西汉灞桥纸、敦煌悬泉纸为由,否定蔡伦发明纸,也有人从文献记载中找到蔡之前古人已有在纸类物上书写的资料,证明蔡仅是纸的改革家或集大成者。当然也有技术史家极力证明,蔡之前的纸不够薄,没有剪切、沤制、打浆、悬浮、抄造、定型干燥等工艺过程,其品质末达纸的标准,甚乃复原蔡的技术和纸成品,以证纸的发明权确实归蔡所有。公理婆理,莫宗一是。

《后汉书•宦者列传》记载:蔡伦,字敬仲,……伦有才学,尽心敦慎,……每至休沐,辄闭门绝宾,暴体田野。……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蔡伦才华学识出众,做事认真。每到休假的时候,经常闭门谢客,独自漫步田野考察。在蔡伦之前文字书写材料主要使用竹简,或者使用称为纸的缣帛,缣帛价格昂贵,竹简则笨重,都不方便使用。蔡伦于是设想用树皮、麻头,以及旧布、鱼网造纸。在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进献新造纸给皇帝,得到皇帝的赞赏。自此,人们都遵从蔡伦方法造纸,称其纸为“蔡侯纸”。

《后汉书》的这段记载,值得注意的是“造意”,即“设想”这一关键词。蔡伦之前用于书写并称为纸的缣帛属于丝绸,是动物纤维,即蚕丝的纺织品。蔡伦则设想使用更容易得到的树皮、麻头等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加以旧布、鱼网等含纤维物质的废弃物造纸,后二种材料在当时主要属于丝织品。棉花原产印度和阿拉伯,南北朝至宋代传入我国,在此之前,我国的织布材料为蚕丝和麻。由蔡伦所用原料可以推测,这些含纤维材料不适于像缣帛那样纺织成纸,只能将其碎细的纤维丝完全分散开来,再经过悬浮、抄造、干燥定型等工艺制成薄片状物,其物由纤维细丝交错堆叠胶结而成,不是纤维细丝编织而成,这正是今天所称纸的本质所在。也就是说,蔡伦将造纸原料由动物纤维变为以植物纤维为主,将造纸工艺由纺织变为抄制定型,完全改变了纸的本质属性,赋予纸以全新概念,是真正的发明。

蔡侯纸有两个源头,一是缣帛纸,是能用于书写的丝织品,是蔡侯纸的思想源头。二是漂选抄捞摊制工艺,是蔡侯纸的工艺源头,其源又分两支。《汉书·赵皇后传》记载有“赫蹄书”,东汉人应劭解释,“赫蹄”即“薄小纸也”,是一种丝绵纸。缫丝是将蚕茧抽制成丝的工艺过程。古代缫丝采用煮茧抽丝法,水煮使茧脱胶,蚕丝分散,然后抽提成单丝。这种做法会遗留大量茧丝断头败絮漂浮在茧液中,为了充分利用,人们捞出这些断头败絮摊晾成片,用做绵衣衬里,较薄而均匀的也用于包装、书写等用途,特称之为丝绵纸。考古发现的灞桥纸、悬泉纸,由植物材料经捣锤、漂水、抄捞、摊晾而成,这类草制纸厚薄不均、表面起伏,与丝绵纸一样,主要用于衬垫、包装等用途,书写性能很差。蔡伦结合漂絮抄制和植物材料捣锤漂捞两种工艺,增加剪切、沤制等形成制浆工艺,使得植物纤维细丝彻底分散,从而制成了与缣帛纸书写性能一样优良的新型纸。这两个源头,前者有思想而没有制作方法,后者有方法而没有思想,是蔡伦将其结合在一起,从而发明了纸的概念并制造出来。在蔡伦关于纸的新概念出现之前,丝绵纸虽然用来书写,无论其制造技术如何发展,都摆脱不了以蚕丝类动物纤维为主要材料的思路;灞桥纸、悬泉纸等草制纸虽然类似于纸,无论其制造技术如何发展,都摆脱不了其主要功能不是用来书写的状况。蔡侯纸一出,状况焕然一新,以书写为主要目的的造纸技术迅速在千百个工匠手中发展成熟起来,以至于“洛阳纸贵”,说明在左思撰成《三都赋》的西晋时期,蔡侯纸在民间已经完全取代了简册用做书写材料。随着造纸技术的进步,蔡侯纸又推动了印刷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印刷要求其材料薄展柔软,又由于其需要量大而广泛,要求其材料价格低廉,只有蔡侯纸适于这些功能要求。与之相对照,古埃及的莎草纸和欧洲的羊皮纸都因质地硬韧而不适于印刷,更不适于发明初期简陋的印刷技术。印刷则是大量迅速传播文化知识的技术基础。现代科学通行的命名法,一个科学概念或定理多被冠以其发明者的姓氏,如哥白尼日心说、达尔文演化论、牛顿定理、爱因斯坦相对论,等等。可见,蔡伦造纸法被我国古人冠名“蔡侯纸”极其科学,充分体现了蔡伦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从上述分析可见,关于蔡伦发明纸之所以争论不休,关键是争论各方未能辨清概念,未能统一概念,各自从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出发肯定或否定蔡的发明权,实质上争论并没有聚焦于一点,即蔡伦是否发明了纸这一概念并制造出实物名副其实。

关于屠呦呦的争论与蔡伦相似。要避免争论,同样需要厘清概念。

据新京报报道,诺奖评委会将奖杯颁给屠呦呦,依据的是三个“第一”: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取出有100%抑制率的青蒿素,第一个做了临床试验。这一概括需要略作展开说明。

据中华泰山网讯报道,青蒿素之前,中美两国的抗疟研究已经经历过多次失败。美国筛选了近30万个化合物而没有结果;中国在1967年组织了全国7省市开展了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抗疟疾药研究,先后筛选化合物及中草药达4万多种,也没有取得阳性结果。屠呦呦和同事们通过翻阅中医药典籍、寻访民间医生,搜集了包括青蒿在内的600多种可能对疟疾治疗有效果的中药药方,对其中200多种中草药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用老鼠做试验,但没有发现有效结果。这一状况说明当时的探索如同黑夜长路,了无头绪,谁都无法预测抗疟能否成功,同时也没有能够证明历史上中医治疗疟疾是否属真,各种中药药方中到底是哪一味药起决定作用。是屠先生根据葛洪“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锁定青蒿这一味中草药,这就是诺奖评委会认定的“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所表达的事实。

据新京报采访报道,屠呦呦说:“后来,我想到可能是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破坏了青蒿里面的有效成分,于是改为用乙醚提取。那时药厂都停工,只能用土办法,我们把青蒿买来先泡,然后把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直到第191次试验,我们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经过试验,用乙醚制取的提取物,对鼠虐猴虐的抑制率达到了100%。”“北京的青蒿质量非常不好……我尝试用叶子,事实证明叶子里才有,梗里没有……做完动物试验后发现100%有效,再在我们自己身上试验药的毒性……我们尝试用乙醚替代酒精,发现去除毒性很有效……”这些表述说明,屠先生坚信葛洪的记载,坚定目标,不懈分析和探索才得到了青蒿抗疟的有效粗提物。屠先生毕业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可见屠先生既有现代医药学知识,又具中医药修养,后者是其坚信葛洪的前提,前者则是其认识到加热破坏青蒿有效成分(只有现代生物学充分揭示了生物体内的活性成分具有高温失活特性,传统中医则仅对特殊单味药物标明制取方法,缺少理论上的统一性)并改用乙醚提取,以及使用鼠虐猴虐测定提取物药效的知识基础。所以,只有屠先生才能是得到抑制率达100%的青蒿粗提取物的第一人。

新京报报道,屠先生介绍:“为了确保安全,我们试到自己身上,大家都愿意试毒。”在这里,屠先生带领课题组以身试毒,进行临床试验的目的不是青蒿粗提物的抗疟疗效,而是其毒性副作用,是为患者用药安全负责的高尚情操。所以屠先生才被诺奖评委会肯定为“第一个做了临床试验”。

屠先生的三个“第一”中,关键是前两个。饶毅等人的历史考证表明,屠先生的研究小组梳理抗疟中药,开列出808个中药药方,其中有乌头、乌梅、鳖甲、青蒿等。同时,军事医学科学院用鼠疟模型筛选了近百个药方,青蒿提取物有60%到80%的抑制率,但不稳定。屠先生自己提供的清单含多个中药,包括矿物药:黄丹、雄黄、硫黄、皂矾、朱砂等;动物药:鼠妇、地龙、蛇蜕、穿山甲、凤凰衣等;植物药:地骨皮、甘逐、黄花、菱花、鸦胆子、青蒿、马鞭草等。屠先生的研究小组观察到青蒿的水煎剂无效,95%乙醇提取物药效仅30%到40%。1971年下半年,屠先生获得青蒿乙醚粗提物,抗疟作用达95%到100%。1972年3月,屠先生在南京“523任务”的会议上报告了这一结果。此后,当时与会的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和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分别获得抗疟有效单体,并命名为“黄花蒿素”和“黄蒿素”。1974年初,北京的青蒿素、山东的黄花蒿素和云南的黄蒿素初步被认为相同的药物。可见,正是屠先生锁定青蒿并成功建立乙醚提取方法,在抗疟药物研究史上拨开云雾见太阳,恰如“发明”一词所表达的豁然开朗之意,一扫有关中药抗疟的疑惑、迷惘,开创了青蒿素探索的新天地。与蔡侯纸一样,屠先生本质上提出并证实了“青蒿抗疟”的概念,是青蒿素研究的奠基人,没有屠先生就没有青蒿素,其作用是革命性的,不是关键性的,绝非“代表人物”所能概括。其他人无论在青蒿素研究中成绩多么突出,成果多么高精尖,都立足于屠先生的工作基础之上,只能属于该领域研究的“代表人物”。“科学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在屠先生之前,美国筛选近30万个化合物,中国筛选化合物及中草药4万多种,相对于此,屠先生锁定青蒿,并通过191次试验成功建立乙醚提取方法,确实很简单。但是,简单不能说明不伟大。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在有些人看来,无非就是在原有商路上走了一趟,但博望侯的凿空之举无人敢否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有人不屑一顾,声称谁都可以发现新大陆。哥伦布取出一个鸡蛋,请其人立起来。其人穷尽脑汁不得其法。哥伦布拿起鸡蛋,“啪”一下磕破,鸡蛋立挺桌面。其人不服:“用你这种方法,谁都能把鸡蛋竖立起来。这是最简单不过的事了。”“是的,这是最简单不过的事,可是刚才你却没想到。”哥伦布说,“即使是简单的事也需要有人去发现,去证实。站在后面指手划脚是无用的,关键在于创先。”屠先生正是青蒿抗疟研究领域的博望侯和哥伦布。

屠先生在中国没有因青蒿抗疟的创举入选院士,说明中国科学界还没有认清科学发现“简单就好”的奥卡姆剃刀原理本质,还在追求高大上、高精尖的泥途中执迷不悟。屠先生荣获诺奖,使一些人为中医可能的解放欢呼雀跃。但是不要忘了,中医理论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然而屠先生发明青蒿素并没有得到中医理论的指导,而是用现代现代医学知识指导研究中医古籍的记载而成。这是我们应该在屠先生身上得到的新启发!

2015-10-14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