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见识

微圃概念的新突破

来源: | 作者:王俊杰 | 日期:2018-06-02 19:23:57 | 阅读: 2067

坡面径流播种作用的论证分析》一文已经写了一个多月,才写到“径流创造微圃的作用”一节,该节也写了数日,包括引入自己创立的种子自然引发概念(参见《林木种子引发机制分析》,甘肃林业科技,2014年1期)、幼年生态位决定植物自然分布、 微圃(参见《微圃植树法》,甘肃林业科技,2014年3期)等概念及其合成,一直犹豫,打算阐明微圃对植物定居的决定意义,以充分说明径流的生态功能,但又苦于无从着手。虽然自前年提出微圃概念以来一直思考这一概念,但总觉有不成熟之处。至今只写出数十字,很苦闷。昨天下班回家中忽然省悟,幼苗需要先生成完善根系伸入土壤孔隙中吸收水分供应全株生长之需,尤其根毛才能伸入土壤存水结构毛管孔中,所以枯枝落叶中的种子不能发芽,种子必须接触土壤才能发芽,否则胚根伸展于枯枝落叶中,其根毛无从吸收水分,全株终不免枯死。而在根系生长初期,由于根系不完善,吸收功能低下,导致幼苗受不得烈日暴晒和空气干燥,只有一定遮阴或稳定湿润的环境中才能完成根系发育初期的脆弱阶段,即要求微圃。进而又省悟到,种子引发同样要求相当长时间的湿润环境,才能确保种子保持吸胀状态,否则在干旱-湿润变化剧烈的环境中,种子遇湿吸胀后没有时间无法完成引发过程,回干后重回强迫休眠状态,初生生理性休眠的解除同样要求相当长时间稳定湿润的环境,故而休眠解除也可以视为自然引发,这些要求同样只有微圃才能提供。再加上微圃提供的隐藏功能,从而满足了植物定居三大基本要求,一是隐藏,二是种子引发,三是幼苗根系完善。以此再引入微圃概念和径流创造微圃的机制,分析起来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2016-2-17初稿,2018-6-2修改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