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见识

馍馍叶

来源: | 作者:王俊杰 | 日期:2018-06-08 05:38:13 | 阅读: 8198


psb.jpg

psb.jpg

psb.jpg

psb.jpg


紫荆树,一些地方俗称馍馍叶,其叶用来蒸馍,故名。其叶大于手掌,蒸馍时平展于笼箅之上,叶上置馍,代替展布,一叶一馍,馍白叶绿,煞是可观。据说,馍熟,清香面香四溢,别有风味。

2-16-7-12

附:四大烹饪技术

电视纪录片介绍,中国是唯一独立发明了全部四大基本烹饪技术的国家,这四大烹饪技术分别是烧烤、煎烙、烹煮和蒸。

烧烤通过空气传热直接接触火焰熟化食材,最古老,早在人还不成其为现代人的时代就被人类先祖掌握了。

煎烙通过固体传热熟化食材,可能发源于旧石器时代,例如用石板烙饼,石子馍则是其变异形式。有人猜测,在陶器发明之前,先民盛水饮水的都是有机器皿,例如兽皮、动物囊形内脏、头盖骨、竹筒等等。有机器皿不耐火,有人设想,古人通过把烧热的石头投入盛水容器中得到热水。有同事介绍幼小在家乡野外偷吃土豆之法,用土块垒成堆型灶,灶中点火,把灶壁烧至滚烫,再把土豆投入灶内火灰中,然后捣坍灶壁灭火并严埋土豆,待会儿扒开土灰就得到熟热可口的土豆了。这个方法绝对能够被旧石器时代的先民发明出来。中国的炒菜就是由这一技术发扬光大而来,当然那是铜釜铁锅发明之后的事情了。

烹煮通过液体传热熟化食材,只有耐火容器发明之后才变得可能。古老的耐火容器之一就是陶器,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中国古人在陶器上下功夫最多,最终发明了专业化烹煮陶器,这就是鬲。鬲具中空乳型三足,既能平稳支架在火上,又大大增加了受热面积,尤其适于煮粥熬汤,这是中国人至今的最爱。进入青铜器时代后鬲发展为鼎,成为重要的祭祀神器,乃至政权象征。粥食后来又分化出茶文化。

蒸利用热蒸汽熟化食材。其中的关键是笼屉,或笼箅,即架在煮水容器中的水面之上底部带有洞孔用来透过蒸汽的器物。甘肃考古发现一套2800年前古人所用的陶制烹饪器具,其中一个为陶锅,另一个为放置在锅上的陶制笼屉,史书记载为“甑”,甑字含意应该指锅上增加之器。在笔者看来,“蒸”这个概念就是由甑演变而来的,蒸和甑两字读音相近,古人把“甑”字读音稍加变化成“蒸”字以表示甑的功用。蒸是四大烹饪技术中最先进的一个,是中国古人的独立发明,其他民族都是从中国学去的。

烤和煎的关键是加工时间,对于火大火小的要求不是特别严格。煮和蒸则不仅要掌握加工时间,还要掌握好火的大小,否则严重影响熟食的口感。用火时间和火的大小两者合起来就是火候,所以中国人烹饪最讲究火候,而火候的掌握最终又在中国催生了瓷器的发明,因为瓷器要求高温烧制。瓷器为中华文明赢得世界声誉,China一词就是随着中国瓷器在英国及欧洲大陆的广泛传播转而成为瓷器的代名词的,使得“中国”与“瓷器”成为密不可分的双关语。

2016-7-13

由馍馍叶来看,我中华民间仍然多方探索蒸的新技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中华百姓最能从技术角度脑洞大开,绝不受理论的条条框框束缚。例如以下两则巧用大葱和洗衣粉的故事,令人拍案叫绝。

央视十台《走近科学》栏目介绍水晶王,称世界最大水晶单晶体重近四吨,高近二米,现存于中国地质博物馆,上世纪五十年代采于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当地农民采得巨大水晶矿体后,立即汇报上级。政府批示当时的地质部长李四光先生亲赴水晶产地协调水晶调运进京。巨大水晶体深陷地面以下四五米处。当时难寻起重机械。当地农民便土法上马,利用斜坡牵拉矿体升出地面。大斜坡上铺以木板以便牵拉。考虑到水晶质脆易碎,直接于木板上牵拉必致磨损,乃至破碎。当地农民想到妙法:木板上厚铺大葱,用以润滑。时值大葱收获季节,不愁其缺。共用去数万斤大葱,果然确保晶体完整无损。

无独有偶,中国地质博物馆内还陈列有两块巨大萤石方解石晶簇,分别重一吨半和两吨半,一起采自湖南香花堡晶洞。两石均嵌于晶洞顶岩中,矿体同样质脆易碎。矿工设法在矿体下侧层层铺垫棉被,直抵矿体。然后凿去矿周岩石,剥离矿体,再从底层开始层层抽去棉被。终而成功将矿体降至地面。运输时计划将矿体装入木制标本箱中,考虑到传统木屑充填减震方法,因木屑较硬,仍可能磨损矿体。正在一筹莫展之际,有人提议用洗衣粉代替木屑作充填防震材料,大得组织者赏许。依计而行,矿体安全运至地质博物馆。拆去木箱,除去洗衣粉,冲洗之后,矿体焕然一新。

2010-5-27初稿,2018-6-3修改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