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见识

素食肉食的差异

来源: | 作者:王俊杰 | 日期:2018-06-06 17:36:10 | 阅读: 3687

前几日单位组织赴玛曲进行现场继续教育活动,19日乘车在合作市午饭,饭桌上忽然生出疑问:为什么植物性食物要细嚼慢咽,肉类却可以狼吞虎咽呢?原以为同事都从事生物有关工作,应该引发激烈讨论。结果截然相反。

昨日乘车,闲来无事,又把这一问题发在微信朋友圈里,仍然没人回答。还把这个问题发在微信群里,有回答,但不够热烈。
现在想来,这个问题可能问得不够具体,让人拿不准该从什么角度来回答。其实,这个问题还可以换个说法:牛羊马等吃草的哺乳动物都有臼齿(即俗称的大牙),用来咀嚼磨碎食物,狼虎猫豹等吃肉的哺乳动物都没有臼齿,整块呑咽食物。为什么吃草(包括根茎叶果实和种子)要咀嚼,吃肉却可以整呑呢?
答案很简单,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则没有,属于裸奔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很难分解,动物体内的消化酶也不能分解纤维素,对完整的细胞壁也奈何不了。
在动物消化道内,植物性的食物只有其细胞壁破损的碎块表面才能被消化吸收,碎块内部则完全被完整细胞壁包裹无法被消化吸收。因此,植物性的食物必须细嚼慢咽,咀嚼研磨得越细越好,否则就会消化不良。肉类食物由于均属裸奔细胞,没有细胞壁阻隔,体内的消化酶可以一层一层地分解消化并掉食物,变成可以吸收的形式。所以,素食要嚼,肉食可呑。
咀嚼会磨损牙齿。古人对此可能有深刻认识。因为古人拥有牙和齿两个概念,牙指臼齿,俗称大牙,用于研磨食物;其字形写作互相咬合如同磨盘一样严丝合缝的形状,其读音则恰恰是人们咬牙时自己才能听到声音,类似于“呀呀”之声。齿指门齿, 用于切割食物;其字形写作上下交错的形状,其读音则恰恰是人们切齿时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类似于“呲呲”之声。
许多人倡导素食,据称有利于健康,并称一些著名的长寿之乡,人们都是素食主义者。就磨牙而言,长期素食,牙的磨损远比肉食厉害,会更早地“老掉牙”,其长寿令十分怀疑。人是杂食动物,草肉通吃。为牙齿考虑,吃肉更有利。

2017-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