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见识

硬水软饭

来源: | 作者:王俊杰 | 日期:2018-06-07 00:30:30 | 阅读: 2640

早饭桌上,谈起硬水为什么称为硬水的原因,裕河保护区管理局白局长介绍,裕河当地人称其处的水为硬水,用来做饭使人易饿,饭后很快就饿了。好像裕河的水把管饱的硬饭变成软饭了。白局长在当地工作二十余年,确有相似感受,并称,当地水泡茶味道很好,明显比百余公里外的武都城自来水要好。笔者曾分析,硬水中多含钙镁离子,在蒸发过程中,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形成碳酸,钙镁与碳酸结合形成碳酸钙或碳酸镁沉淀析出,就是水垢。用来洗衣服,水垢沉淀在纤维,导致衣服板结变硬,民间因此称之为硬水。但据白局长介绍,裕河当地的水很少结水垢。似乎其水的“硬”性另有原因。
想起另一硬水之事。
欧洲有一本由无名氏撰写的书介绍了两条煮豆的秘诀:一是用河水或者溪水,而不要用井水;二是,如果只有井水可用,就在里面加入苏打粉。
分子美食学的创始人蒂斯对这种民间智慧充满了兴趣。他一如既往地用实验来验证这些秘诀,并且寻求背后的科学机理。他试验发现,加苏打粉比加醋更易煮烂豆子,甚至好于蒸馏水。
蒂斯分析说,豆类的坚硬外皮是由果胶和纤维素组成的,而果胶分子中有大量的“羧基”。羧基是有机酸的功能基团。在酸性环境中,羧基会老老实实地呆着。而在碱性环境中,羧基的氢原子会离家出走,跟碱私奔而去。这样,剩下的羧基就因为缺了一个氢而带上负电。不同的果胶分子都带上负电,就会互相排斥。正所谓最坚固的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当果胶分子们互相拆台,由它们组成的豆皮也就土崩瓦解了。
蒂斯再次实验。他用了两个同样的锅、同样的火力、同样多的豆和蒸馏水,但是在第二个锅中加入了钙增加水的硬度。45分钟之后,蒸馏水煮的豆已经完全熟透,而加钙煮的豆还象木头一样坚硬。蒂斯解释称,钙离子含有两个正电荷,能够与豆皮中的植酸和果胶结合,把它们紧紧地拉在一起,豆皮因而更加坚固,更不易煮破了。
原文链接:煮豆的民间智慧

不知民间称硬水、软水是不是与上文中的煮豆有关,但它至少证明,水的软硬对加工食品的性质有很大影响。还见有民间小窍门称,煮玉米粥和米粥,加少许食用碱,粥会更粘稠更香。笔者试用果然。据说,食用碱能够提高大部分蛋白质与水的亲和能力。比如说,泡发各种海鲜的时候,如果加一点碱,吸水就多,泡发之后就饱满。对于各种粮食来说,加一点碱,其中的蛋白质就比较容易吸水溶入汤中,这样淀粉微粒也更容易散开,煮粥之后口感就比较粘稠。
不过裕河的“硬水软饭”现象,无法用上述道理解释,而且其“硬水”似乎还与平常的硬水相反,这就让人想不通了。
201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