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见识

千古难题,一朝破解

来源: | 作者:王俊杰 | 日期:2018-06-07 00:04:36 | 阅读: 2850

世界之初,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一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古老难题,让人们总是不断地去探索并讨论生命与宇宙的起源问题及其世界的本质。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往往会认为要得到“先有鸡先有蛋”这类循环因果问题的答案是徒劳的,人们会认为这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问题。然而,这个简单问题背后的隐喻却带来了一个形而上学层面上的困境问题。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困境问题,该问题也会被改写成“X得到了Y,Y得到了X,那么是先有X还是先有Y”。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对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感到困惑,他最终得出结论,认为无论是鸡还是蛋,这两者都必然是一直存在着的。
柏拉图也与亚里士多德持有同样的看法,并认为任何生命在出现在这世界上之前会先化作灵魂。
大家总是开着玩笑或者并不当回事的讨论着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但是这个问题应该被作为一个重要的并且值得讨论的问题,值得被仔仔细细的来探讨一番。
史蒂芬·霍金和克里斯托弗·兰根曾为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而争执。
这个问题因达尔文的进化论而丧失了重要性:世上必须先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卵或者一个能孵出鸡的蛋。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7年9月14日报道,英国华威大学的马克·罗杰教授与大卫教授研究发现,形成鸡蛋硬壳的关键鸡肉蛋白“OC-17蛋白”(ovocleidin-17)的存在贯彻于整个蛋壳的形成过程并发挥催化作用,这使得他们认为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里首先存在的是鸡,或者确切的说是OC-17这种鸡肉蛋白。不过马克·罗杰在报告中的附加引述中说到:“这个发现难道就能证明先有鸡再有蛋吗?我们想强调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虽然很有趣但是事实上却毫无意义。不过这个研究倒是使得学界对高效快速的结晶方法有了新的见解,这项研究也能够在骨头的形成以及二氧化碳是如何被贮存在石灰石等问题上提供帮助。” 
可见新研究仅仅在生物学上推测是“先有鸡”。其实,如果“OC-17蛋白”出现于鸡蛋的变异中,那么说成“先有蛋”也未尝不可。
可见,这个问题远没有解决。
现在,我来回答这个千古难题。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千百年来,人们之所以被这个问题迷惑,关键就是纠结于问题之内,没有能够跳出问题,冷眼向洋看世界。
其实,问题的答案很简单。
如果先有鸡,就称第一只鸡为元鸡;如果先有蛋,就称第一只蛋为元蛋。
先有鸡时:元鸡生了蛋,蛋必须生鸡。否则,如果蛋生了虫、鱼、草、木等等一切不是鸡的东西,元鸡就会把蛋生的东西吃掉,然后再生蛋再看,真到蛋生出鸡为止。也就是元鸡可以保证蛋再生出鸡。
先有蛋时:元蛋生了鸡之后就不存在了,那么就没有东西保证鸡再生出蛋来,即使鸡想按照蛋的样子生蛋,它也没有参照物。也就是说,元蛋无法保证鸡再生蛋。
所以,只有“先有鸡”才能保证以后“鸡生蛋,蛋生鸡,……”过程持续下去;而“先有蛋”则导致鸡乱生出虫、鱼、草、木,一切陷入混乱之中。
答案就这么简单!
至于被简化改造后的问题“
X得到了Y,Y得到了X,那么是先有X还是先有Y”,由于问题已经完全抽象化了,谁先谁后都行,大可像量子纠缠一样,再没有被观察之前,X和Y纠缠在一起;当被观察时,先观察到谁,谁就为先。
2017-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