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灰菜,呆呆萌
来源: | 作者:王俊杰 | 日期:2018-06-10 02:35:34 | 阅读: 4469
灰灰菜,又叫灰条,每个乡下生活过的人都不会陌生。小鸡小鸭小猫小狗无不憨态可掬,让人惜爱有加,萌意达达。小草幼苗少有惹人天分,这株灰灰菜幼苗却绊住笔者蹲下来狠狠端详了一通,无他,就是这付睡眼朦胧中讶惊生错地方的呆萌神态。
记得实习时植物分类老师讲,灰灰菜是一种伴人植物,多见于人类定居地附近,荒山野岭反而少见。听罢感觉特有趣,灰灰菜只是一种植物,没有眼睛耳朵鼻子,更没有脑子,竟然知道人住的地方!更何况,植物发芽成苗前,是一粒深睡休眠的种子,竟然能追寻人的足迹!因着这个有趣,对灰灰菜的伴人习性印象深刻。至于为什么,当时没能请教老师。
后来,对人怕老鼠的现象产生了兴趣和疑惑。虎狼狰狞,虫蛇剧毒,人怕之情有可原。老鼠于人,无伤大雅,人惧之何来?直到某一天,自己被一只仿真玩具鼠吓了一跳(参见《鼠事三则》),才静心捉摸人怕鼠的根源,主要是为自己怕鼠找理由。逐渐悟得,人怕鼠缘于鼠偷吃成性。老鼠最善伴人,凡人住处,老鼠总会追踪而至,窃人食物,偷人饮水,以至于儿歌千唱: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想古时人们组群生活,常需备下食物饮水,以免恶劣天气时渡过饥荒。老鼠因而养成伴人习性,伺机偷生。夜深人静时,鼠盗肆意,如果没人值守,人群贮备下的东西势必不保。人们对所怕之物最为敏感,怕鼠人睡梦中听到老鼠声响都会惊醒尖叫,这正可用来保护贮备物,惊醒的人们因而跃起驱鼠。也就是说怕鼠个人是人群中的警报器,不可或缺。远古一个人群中若没有怕鼠个人,势必被优胜劣汰地开除人籍。笔者因此明白,人怕鼠的根源正是老鼠的伴人习性,而老鼠伴人最终迫使人类发明了陶器,从此跨上文明阶梯。陶器耐鼠啮啃,彻底解决了人类于鼠嘴下贮备食物饮水的技术。猫捉老鼠,古人认识到这一点,开始自觉地不伤害不驱逐捉鼠的猫,猫因此养成伴人习性,甚至成为个性独立的人类家庭成员。由此,笔者对其他生物的伴人习性认识更深了一步。
去年,笔者又注意到一种伴人的草,酸模。酸模为多年生大型草本,高可达二米。见下图。
酸模图片,取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去年,笔者公差,在甘南玛曲县城小住。码曲县城为草原城,城内街边路旁多见酸模,尤其一些废弃院落遍生酸模,高大茁盛,密可藏人。但出城不远,就再不见酸模踪影。进而,笔者留意到牧民定居点周边也常见酸模生长,大多不出数十米,酸模便绝迹。甚至可以通过酸模的有无判断一地近几年是否曾被牧民临时居住。很明显,这是酸模伴人习性的反映。
2017年7月23日手机摄于则岔,居家及其附近的酸模,图中大叶草本即酸模。可见酸模集中生长在住房前不大区域内,散漫无序,无疑属落种自生,绝非人植。则岔为碌曲县著名景区,也是甘南自治州乃至甘肃省旅游胜地,区内以石林和松林制奇,尽端为夹山一线天,出一线天,松林换为草地,谷地浅宽,前行约千米即该图涵括之地。
老鼠伴人,偷贪人利;猫伴人,其实逐鼠而生。灰灰菜、酸模伴人,又是贪图什么利益呢?不得而知。或许,首图中的灰灰菜幼苗正是因此呆呆萌吧?在乡下,人居周边就是土地,灰灰菜、酸模伴人,尽可与土零距离。在城里,现今处处混凝土丛立,灰灰菜、酸模前来伴人,就难免幼苗那般呆萌的尴尬了……
2018-5-16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