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经验

论文写作经验谈(下)

来源: | 作者:王俊杰 | 日期:2018-07-26 06:43:10 | 阅读: 4461

3  论文写作技巧

3.1  文献搜集与研读

目前,国内有多家专业网站可以提供文献搜索、下载服务,比较著名的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思博网等,均具备强大的综合搜索功能,可以迅速搜集到所需文献,其中以关键词搜索最为常用。值得注意的是,文献中同物异名现象严重,要全面搜集文献,需要将用来指称同一事物的各个异名全部搜索一遍,可以在不同文献中集全各个异名。要注意搜集综述型论文、引用量大的论文以及相关研究领域最早的文献,这三类文献需要仔细研读。综述型论文能够帮助读者迅速了解相关研究领域现状和动态;引用量大的论文相当于经典文献,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相关概念;最早文献属于相关研究领域的奠基之作,其重要性不可小觑。追溯最早文献,可以通过各文献后面的参考文献逐步回溯得到。对于一些国内引进的概念,应该尽量找到其外文原版文献仔细阅读理解,受限于外文阅读能力时,则需要多找几篇引用同一概念的中文文献,对比阅读理解。不同翻译者其角度、文风有别,译文差异很大,对比之中更有助于发现共同之处。为了加快文献研读进程,一般文献可以不用通读,只将文献所附的摘要复制粘贴到文档中备用即可,需要时再通读原文。

科技部主办的《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也是一个重要的文献库,值得查阅。该系统储存了十余万份科技报告,其信息量甚至比期刊文献还丰富。百度、好搜等通用型搜索引擎也可以使用,其中百度百科、好搜百科、维基百科在理解术语方面颇有助益,前二者专业性较差,但提供了理解术语的不同视角,后者专业性较强,也很规范。总之,使用术语之前,应该全面理解其内涵,切忌望文生义。

3.2  分散撰写与集成

论文写作不必万事俱备再一气呵成,可以采用分散撰写的方式,成熟一点写一点,最后再集结成文。

为了切实把握全文概貌,不至于写散写乱,可以借助英国人东尼•博赞发明的思维导图,先画一张论文结构图,按图撰写。网络中有关思维导图的介绍非常丰富,笔者曾试用过,受个人性格偏好的限制未能熟练掌握,但借用其思想组织论文写作,受益颇多。论文写作既是研究成果的总结,也是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的重要工作内容,在文献研读阶段、观察阶段、试验阶段,以及与人交流过程中,都在隐含地静默地进行着。这些时候你总会有所思有所想,所思所想就是写作,要及时记录下来。记录时不必考虑文风、连贯性、系统性等问题,不必考虑写出的内容如何揉进论文中,一切以便利和利于思想的自由发挥为度,完全可以信手由笔,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写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自己读懂即可。笔者习惯以文言化风格记录思想和见闻,认为简练质朴之中更能放飞思想。文献研读中只要受启发有了想法,就要随手插接记录在原文之后,以便日后追溯想法源泉。

将有关写作内容集结成文,首先要统一成科技论文写作风格和格式,删繁就简,改写乃至重写有关内容以适应全文风格。其次要系统化全部内容,系统化就是科学化,删去无关内容,可有可无的内容亦务在必删,简单就好;有些必需的内容可能与全文不协调,或者与事实有出入的地方,暗示存在差错,务必谨慎对待,找出错误,修正错误。例如在《黄斑星天牛》写作中,白榆“弱势度”改写为“衰弱程度”后,衬显出天牛“危害程度”一词的不协调性,再如当初隐含假设的天牛初孵幼虫出现季节与事实不符造成的问题。系统化初步完成之后,审读全文概貌,发现有不连贯之处,要设法补全。

先分散后集成比顺序写作,更容易发现错误,更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一些高手写作看似一气呵成,其实分散集成过程是在脑中完成的,是成竹在胸的结果。

3.3  数据获取与取舍

理论型论文和试验型论文都要以数据为基础,尤其试验型论文更离不开数据。许多科技工作者因为缺乏数据而无从开展论文写作。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获取数据非必试验观察“华山一条路”。笔者曾就木本植物秋末或冬季二次开花的非正常现象进行网络搜索,获得一批数据,包括全国各地的和历史的资料,分析得出结论,撰成《木本植物二次开花现象初探》(《甘肃林业科技》2009年4期)一文。北京林业大学赵挺宁教授曾向笔者介绍说,要善于利用数据,一套数据可以写成多篇论文,只要从不同的视角解读数据并得出切实的结论即可。笔者曾试用这种“数据挖掘”方法。笔者网上下载了美国人迈克尔•波仑所著的《植物的欲望》一书,摘录其中有关美国苹果栽培历史的资料,撰成《美国苹果简史及其启示》(《甘肃林业科技》2012年4期)一文,提出在生态公益林建设中放野经济林木以保护其种质资源的设想。根据国家科技报告要求,原始数据可以作为报告正文的附件一并发表,目前国内还少有人做到这一点,在科技最发达的美国,这已经成为通行规则,相信国内也将成为趋势。这样将非常有利于“数据挖掘”,大量助产新成果。

工作日志是可以发表的文献资料,国内在这方面尚未得到充分重视。科学研究史上,许多重要发现都有前人工作日志的贡献。这一点对于以观察为重要研究手段的生命科学研究尤为重要。生命现象极其复杂精微,只有大量观察才能逐渐看出门道。例如,最近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先生,其原创性研究的突破正得益于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的一条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受此启发成功提取到青蒿素。可见,如实记录见闻,记录者不一定有所深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却可以给读者带来莫大启发。其实,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翻译出版的《米丘林全集》,其主要内容就是米丘林先生的工作日志,很值得一读。

在试验型论文中,数据分为两类,一类属于背景数据,一类属于证据数据。背景数据与试验研究的可重复性有关,主要描述内容是影响试验结果的试验研究所处环境,包括试验地概况、气候条件、植被状况、地质地貌等,其作用是界定试验,意味着只有在与所界定环境相近的环境中试验才可重复。背景数据要有所取舍,不能照搬所得到的一切数据,有些必需数据则应该尽量给出。取舍标准就是分析确定某条数据是否直接影响试验结果。有些关于温室内试验研究的论文,罗列了大量试验所在地自然气候背景数据,实质是南辕北辙,因为只有温室内温湿度、土壤状况等才直接影响试验结果,室外气象条件中只有光照会直接影响试验结果。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空气相对湿度和风力,尤其春季湿度严重影响造林成活率。在许多抗旱造林试验研究论文中,可能由于不易获得试验地的这些数据,就被作者忽略了,以至于同类研究结果各异,重复性低,个中原因就是未能用空气相对湿度和风力之类数据严格界定试验,实质上各试验研究并非重复,而是在不同环境下进行的。其实,大多数气象、土壤等公开数据都是针对农业生产测定发布的,林业尽管与农业相似,但有其特点,决不能等同于农业。试验方法、试验材料、试验处理、计算方法等内容也是界定试验的重要数据,要求全面客观,简而不繁,以便读者分析判断论文所述试验研究的精度等。证据数据用于判定猜想是否属实,一般在试验设计中确定数据种类和精度等。有些论文基于课题研究获得的数据著述完成,课题研究涉及内容多,数据量大,这时就需要结合论文的实际需求,对数据先行分析取舍,不宜一股脑照搬,可留可不留的数据务在必删。

3.4  数据整理与计算

数据整理是着手计算分析之前必不可少的步骤,其作用一是发现潜在趋势以便选择适宜的计算方法,二是去伪存真,确保数据客观。可以尝试使用不同规则排列数据顺序,在Excel表等软件中做这些工作非常迅捷。通过不同排序,甚至不用计算就能看出数据中隐含的某种趋势,选择适宜的计算方法就会事半功倍。排序过程还会发现异常数据,比同类数据偏大或偏小甚多。对于异常数据,要追溯求源,检查询问取样、测定、记录、录入等环节,如果未找到症结所在,这样的数据就需存疑,要予以特别注明。操作、读数、记录都可能带来异常数据,而且无从改正,只能存疑。计算时可以采用去除和保留存疑数据两种方式进行。对于样本数量较少的试验研究,更需谨慎处理存疑数据,因为一个偏大或偏小的数据就会造成计算值的严重偏倚。笔者曾处理过一套土壤含水量数据,发现多组偏高的异常值,结合同期降水资料和相关知识分析,认为其异常源于取样点的选择不当,低洼小地形或邻近根洞、鼠洞的取样点,径流入渗作用会增加土壤样品的含水量。

选择计算方法,重在适宜,符合研究目的。其中关键是理解计算方法的数学原理和适用范围,对于未能理解的计算方法,无论多么高大上,宁可不用,切忌囫囵吞枣、照葫芦画瓢,否则难以客观精准地解读计算结果。计算过程变成数学作业,徒劳无益。根据计算结果绘制成图,可以直观形象地解读数据,总结规律。例证请参阅前文第一节介绍《黄斑星天牛》计算方法确定过程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3.5  数据解读与阐述

许多稿件在数据解读部分,只是把图表中的数据或公式用文字复述一遍,实质仍属数学语言范畴,未能真正解读数据。所谓解读,就是明确陈述出数据所表达的现实意义。多数稿件中只需多说一句就能给出数据的现实意义,却被作者戛然而止,实属不该。例如在药剂防治病虫害研究中,有的稿件如此“解读”:两个处理的浓度防治率差异显著,一个高于另一个;或者差异不显著。此后便再无下文。其实,前者表示一个浓度防治效果优于另一个,后者表示两个浓度防治效果一样。再进一步,前者中如果最优浓度的防治率满足生产需求就称之为有效,否则两个浓度都无效;后者则同样有效或无效。诸如此类的例子非常多,可谓通病。

前文第一节介绍的《黄斑星天牛》中数据解读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例子,该例涉及调查方法和数据自身的特点。因为天牛寄生强度是以蛀孔数量和密度目测评估的,而不是雌成虫产卵数量和密度的实测值,从而导致“正相关”这一数学陈述解读的复杂性。如果是后者,那么就可以理所当然地解读为:天牛寄生强度随白榆衰弱程度增加而增加,表明其策略为择弱寄生。因为数据自身就足以表明,白榆越衰弱,其被天牛寄生的程度越高,毫无异议。正如第一节中所述,由于调查数据属于前一种情况,导致“正相关”一语既可以解读为天牛寄生强度随白榆衰弱程度增加而增加,也可以解读为白榆衰弱程度随天牛寄生强度增加而增加,还可以解读为两者只是形影相随并无内在联系,只是关联而非真相关。这样就需要进行细致阐述,在理论上以其他实际证据消除异议,落实结论。请参阅原文和前文,不再赘述。

3.6  概念引进与凝炼

著名演化生物学家E. 迈尔在《生物学思想发展的历史》中指出:生物科学尤其重视概念。生物学家通常并不建立定律而是将他们概括组织成概念结构(体系)。定律与概念只是形式有别,每个概念都可以转化成为一个或几个定律,但这样的转化在实际的生物学研究工作中并无好处。定律不具备概念的灵活性和启发性。定律在物理科学中具有重要的解释作用,它们既能解释过去的事态,又能确定性地预测未来,可以表达为数学形式;生物科学中的概括几乎完全是几率性的,它们只是对过去的事态具有解释意义而只能几率性的预测未来。生物学过程几乎都是随机性的,不能表达为确定性的数学形式。在生物科学中,绝大多数的重要进展都是通过引进新概念或修正摒弃错误概念取得的。通过概念的改善比经由新事实的发现能更有效地推进人们对世界的了解,虽然这两者并非互相排斥。生物学思想的创导者的主要贡献就在于开发和凝练概念,偶尔还摒弃错误的概念。在生物学的历史上,定义的措辞往往十分困难,而大多数定义又常被反复修订。因为定义只是概念的暂时性文字表述,而概念,特别是难懂的概念,常常因为人们知识的增长或理解的深化而一再修订。

林业科学属于生物科学分支,同样建立在概念体系上,同样离不开概念开发和凝练。论文写作中,“说不清道不明”往往根源于概念不清。曾有同事咨询笔者,在扦插试验研究中,调查时发现一部分插穗成活,一部分枯死,还有一部分既不能称为成活,也不能称为枯死,问如何表示第三部分插穗?这是一个已经形成概念而无术语的问题,笔者也曾遇到同样问题,并确定了适当术语。为了加深印象,经过一番讨论,笔者分析指出,那些既非成活又非枯死的插穗,一定像休眠的种子一样保持着活力,因此可以称之为存活。同事听罢,点头的同时似有所悟。进而笔者分析指出,“存活”一词看似简单,其实大有作用。可以设想,扦插之初,所有插穗都是存活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存活插穗开始分化,一部分生根成活,一部分枯死,一部分维持存活状态,直到全部插穗或者成活或者枯死。由此看来,如果创造良好环境维持插穗存活,确保无一穗枯死,那么全部插穗都将生根成活。在扦插研究中,人们使用促根激素处理插穗,无非是缩短其生根成活时间,以便降低环境维护成本。尽管没有“存活”一词,人们也会认识到这些现象,但是“存活”一词却可以加速这一认识过程,原因就在于它大大简化了概念的表达形式,使人们跳出概念本身,而将相应术语变成思维元素,从而推动思考深入进行。在《黄斑星天牛》中引用了一个类似的有其内容而无术语的概念,“天牛寄生要求一定干粗,太细太粗都不行”,这是前人研究的成果,发现者没有为之创立术语,《黄斑星天牛》中只引用一次,也没有必要为之创立术语,需要的话可以称之为“干粗效应”。

许多概念是以隐含方式提出的,人们并没有明确定义概念本身,只是用一个适当的词汇表达之。青蒿素的发现就是如此。屠呦呦先生受葛洪记载的启发,认为葛洪记载的关键环节在于青蒿治疗疟疾要冷浸,传统高温煎煮法可能破坏了青蒿中的有效成份,进而设想使用乙醚浸提法,成功获得抗疟效果理想的粗提物,最终证明有效物质为青蒿素。屠先生在此就隐含开发了青蒿素概念,其核心内容是中药青蒿抗疟有效,其有效成分可被乙醚冷浸提取。正是这一概念的创立,抗疟研究焕然一新。诺贝尔奖之所以授予屠先生,原因就在于此。

《黄斑星天牛》中引用了多个概念,包括栈糖渠模型、记忆效应、啄木鸟捕食、细胞程序性死亡、生态位构建等,还创立了几个概念,比较重要的是择弱寄生和隐蔽寄生两个概念。没有这些概念,该文是无法完成的。凝练概念一方面是严谨界定概念内涵,一方面是选择恰当术语表示概念。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一定程度上,选择术语比界定内涵更有应用价值。汉字构词能力非常强大,单字组合就能构成新词;所构词汇还具有非常强的自述能力,具有望文生义的效果。例如,在《黄斑星天牛》中选择“衰弱”代替“弱势”,利用的正是汉字的这一特点。望文生义有助于思考,因为作为思维元素的术语其自述能力可以将术语本身有机地融入到思维过程中。但是,滥用望文生义也极其有害,可持续发展就是这样被滥用的例子,在许多文章中,该词远非本义,仅剩下其字面含义,甚至成为口号式的空话。前文建议通过多种途径网上查询的方法细致把握概念内涵,原因就在于此。

正确使用概念有利于系统化有关知识,这一点在《黄斑星天牛》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请参阅前文第一节,不再逐一解释。开发新概念还有利于将新知识融入更高一级概念中,例如,作为择弱寄生的特例,重新分析记忆效应,从而将之融入生态位构建概念中,进而又与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起来,从而提出“哪里去找寻人类的第二棵大榆树”这一新命题。当然,后一引伸已经远远超出《黄斑星天牛》主题,掺入其中属于节外生枝,出现在本文第一节中则无此虞,因为该部分独立成文,属于本文的描述和分析对象,相当于本文的引用内容,故而可以保持原貌。

3.7  明确结论与讨论

许多理论型和试验型论文缺少明确结论。结论首先应该明确论文引言部分所提出的命题猜想是否属实,其次要以陈述句形式说出结论自身。其实很简单,与“数据解读与阐述”小节相似,不再赘述。但对于技术开发研究类论文,研究所确定的重要技术参数应该包括在结论之中,但不能照搬试验结果中的相关数据,要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有所概括。例如,在药剂防治病虫害研究中,如果其前文试验结果小节中证明两个浓度或多个浓度都有效,那么在结论中就应该以此作为有效浓度区间予以明确说明。

讨论包括对结论内在机制或原理的分析、结论可能的应用范围、结论进一步的推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等等,其作用在于指导后来研究,以验证或证伪论文报道的研究成果。科学的本质属性之一就是不怕证伪,结论被证伪往往意味着还有更加精微的机制或原理尚待揭示。例如,本文第一节描述了黄斑星天牛初孵幼虫春季取食糖栈糖渠的命题被证伪过程,进而揭示了细胞程序性死亡在其中的作用。

总之,结论是基于数据得出的概括性论述,比数据更具普遍意义。结论源于数据,必须超越数据。

3.8  摘要和关键词

介绍如何撰写论文摘要的文章很多,网上很容易查到,不再多言。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摘要四大要素,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每个要素用一句最精练的话概括即可,多言无益。技术开发研究类论文,其摘要的结论部分还需要包括试验确定的主要技术参数,一些基础研究类论文,也可以包括几个新获得的重要数据,意在突出该项研究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就是论文频繁使用的术语,但必须与论文主题相关。例如本文虽然多次提到“黄斑星天牛”一词,但它仅仅作为例证出现,并非本文论述对象,所以不能列为本文的关键词。关键词主要作用在于方便读者查询,一般以四五个为度。关键词确定之后,应该尽量包含在论文题目中,以便题目紧扣全文主旨,名副其实。

4  小结

人无情则无趣。做研究,写论文,虽然以客观公正为第一要务,但是,如果对研究对象没有一份热爱,没有感情投入,采取淡漠的态度行之,就很难得到优秀成果,著述成文也会寡淡无味。所谓感情就是对研究对象感同身受,以仁心为其设想过去、现在和将来,设身处地为之解忧分难。仁者,二人也,既考虑自己又考虑他人之谓也。有感情,在研究中,在论文写作中就会兴趣盎然,欲罢不能,废寝忘食,三月不知肉味,这就是兴趣驱动原理之所在。这也是笔者称前文《黄斑星天牛》写作过程一部分独立成文的原因,其行文风格也随之变化,以通俗化为原则,以便适应其内容。

论文完成之后,自鸣得意,一定是质量上乘之作。这样的论文,必然字字发自作者内心,必然句句燃烧了作者的脑细胞,绝非拾人牙慧。人云亦云,写出的东西连自己都不知所云,又如何奢谈尊重读者呢?这种心血写就的论文,作者一定激情澎湃,迫不及待要发表出来,在赢得掌声的同时,也在科技进步之路上立下自己的敖包玛尼石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