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见识

虫子凶猛

来源: | 作者:王俊杰 | 日期:2019-07-10 11:45:39 | 阅读: 3758

psb.jpg

手机摄于兰州南河路,自然落种出苗生长的白榆幼树。枝冠下半部叶片光秃。当下草木繁茂,榆枝光秃失叶显然异常。

psb (1).jpg

手机摄于兰州南河路,上图近景。圈中团集虫子不知何种。虫子胖了,叶片没了,无疑肉虫食叶而肥。
大致数了一下,全树冠虫子不超过五十只。昆虫成体产卵量很大,动辄数以百计千计。显然,图中榆冠上的虫子属于一腹同胞。想来那只完成使命的昆虫母亲为子女寻找乐园颇费了一番苦心,可以笑傲九泉了。一物之乐,一物之苦,世间向来如此。虫辈无忧,白榆树之苦,怕是今夏的光合努力都白费了,秋后难免无帐可算。一母之虫,竟至于吃光一树叶片,可见虫辈凶猛!
白榆常见于我国北方,属于各地乡土树种。流行观点,造林要使用乡土树种。按此观点,白榆适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造林。但从上面图片不难推论,一片白榆幼林,只需被几只用心的昆虫母亲探寻到,那么几代以后整片榆林夏季的光合努力都将被虫辈攫取一光,树失其魂,林丧其相。可见乡土树种造林并非上策。孔子云“猛于虎”。虫辈凶猛,竟至使乡土树种造林为失策!
1999年,中科院水保所的梁一民先生指出,白榆、臭椿等属于散生或天然林中的伴生树种,营造纯林大多难以正常成林。
同年,梁先生另文指出,在黄土高原常见散生或小片正常生长的白榆等树种,但白榆常因纯林易遭虫割而全部毁灭。笔者在兰州以北和陕北一些宽展河滩上注意到白榆稀疏纯林,每株树之间相隔超过一个冠幅,与其称为榆林,毋宁称为散生树。散生其实就是白榆对抗虫害的法宝。一方面,同种树木相隔距离大,昆虫成体寻找产卵树困难,不至于蔓延成灾。另一方面,散生树冠层空气干燥,造成虫卵孵化和幼虫生长障碍;干燥促进树叶老化,不利于幼虫消化而发育不良。上图中的白榆幼树生长于楼阴中,虫辈们免受烈日暴晒之苦,空气又比较湿润,因而乐此不疲。白榆散生树故而虫害较少。因此,梁先生指出植树不等于造林,适地适树不等于适地适林。2004年,梁先生进一步提出宜成林树种和难成林树种概念,白榆就属于难成林树种。

2014年,本人利用他感作用圆满解释了散生树种的成因,进一步提出成林树种和非成林树种概念。水肥条件不良时,散生树种会释放化学物质互相抑制根系活力,互相排斥,表现为集体生长不良,只有在互相隔离的情况下才会避免互相排斥,从而表现为散生特性。水肥条件优越时,这些树种较少互相排斥而成林,但又因此成林后病虫害蔓延而毁灭。也就是说,散生树种天生不能成林,故称之为非成林树种。

他感作用不仅表现在成年植株互相抑制方面,还表现在母株抑制其种子发芽方面。母株释放化学物质抑制其种子在其树荫下发芽,力求把种子赶向远方(参见《榆树的霸气》《臭椿妈妈真狠心,就像人类的成年子女分家另过一样。白榆、臭椿种子带翅,可以随风远去。白榆、臭椿种子发芽成苗对环境要求极其苛刻,既要土壤湿润,最好是稍见积水又迅速渗干;又要四周有良好的遮阴蔽风条件,以免幼苗遭受烈日暴晒之苦;还要求环境具备一定的隐藏条件,以免种子和幼苗被鸟兽一口吃掉。这样的条件只有在一些小地形上才能满足,本人称之为微圃,即满足特定植物种子发芽成苗条件的微型苗圃。如此苛刻的微圃,在自然界中可遇不可求,非常稀少,从中脱颖而出的参天大树自然就是互相隔离了。也就是说,散生树种天生就不成林,让虫辈们的凶猛无处落脚。

散生树种不成林,就让它们散生吧:种植在宅旁道边,成行也可,成丛也行,就是别想当然地搞什么连片栽植,这才是顺应自然!
2019-7-10行草于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