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林科院成功举办2024年项目总结暨学术交流会
来源:科研项目管理部 | 作者:李泽年 | 日期:2025-01-24 13:10:55 | 阅读: 282
(通讯员李泽年报道)2025年1月21日至23日,省林科院在兰州五星坪科研基地实验中心举行了2024年项目总结暨学术交流会。出席会议的有省林草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天波同志,省林草局科技信息处处长王建强同志,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全体科技人员。会议由姜成英副院长主持。
总结会上,34个科研和推广类项目分别从年度任务完成情况、取得成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年工作计划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汇报,5个科研平台及基地从工作完成情况、取得的业绩成果、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新组建的院学术委员会从项目任务完成情况、成果产出、创新性、经费使用、汇报情况等方面,分“在研”和“结题”项目两个类型、三个等次进行评优。其中10个在研项目、6个结题项目分获一、二、三等奖。同时,总结会还对我院2024年度等11项科技成果进行了表彰。
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黄建平和2023年度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继分别作了学术报告。
黄建平院士报告主题为“生态突变及其影响”,报告人从研究背景、氧循环与生态安全、生态突变的定义与诊断、生态突变对土地癌化的影响、生态突变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态突变的科学应对等进行了诠释。他提出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团队的研究突破了以往聚焦于单一的生态属性或是特定区域生态阈值研究的局限,通过引入生态安全指数(ESI),基于氧循环提出的生态安全评估体系可以有效表征全球陆地生态安全状况,可以为重大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工程的实施与效果评估提供有力工具。
张继教授的报告主题为“兰州百合高值化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她从研究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产品创新、产业对接等角度对兰州百合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进行阐释,百合作为兰州特色农产品、作为“甘味”的一张名片,让其高值化走出甘肃,既是作为科研工作者挺膺担当的体现,也是全面乡村振兴的应有之意。
马全林院长对此次会议做了总结讲话,他表示今年的汇报情况相较于往年有显著提高,希望以此次项目总结暨学术交流大会为契机,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全面提升我院科研创新能力及项目完成质量。马院长就我院未来科研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是加强选题的科学性和前瞻性。科研项目选题是工作的核心,必须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林业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二是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机制。要进一步健全项目立项、实施、评估和验收的全过程管理制度,强化各环节的责任落实。三是注重团队协作与多学科融合。科研工作已进入“大团队、大合作”的时代,要鼓励跨学科、跨部门、跨区域的协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创新团队。四是突出成果转化与实用性。科研项目应在立项之初就明确应用方向,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路径,促进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五是强化科研诚信与规范化建设。要严格遵守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杜绝学术不端行为,要确保科研数据的真实可靠。六是重视青年科研力量的培养。各项目组要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帮助他们在项目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加强对青年科研人员的支持与培养,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
最后,马全林院长提到,科研项目是林业科学研究发展的基石,希望林科院全体同仁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在科研项目中精益求精,争取产出更多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为林业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省林科院兰州科研基地实验中心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