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林科院助力定西生态建设,服务三北攻坚战
来源:三北工程区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 作者:马驰 | 日期:2025-04-15 11:01:14 | 阅读: 84
(通讯员马驰报道)近日,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马全林、副院长姜成英带领三北工程区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科技人员前往定西市,与定西林业科学研究所联合开展“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退化林草植被修复与功能提升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的选点工作,并与定西市林草局对接,助力林草湿荒综合治理项目建设规划编制,以科技创新破解生态治理难题,为三北工程攻坚战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在定西市林科所的配合下,省林科院团队深入实地开展多维度选点勘察,对项目的实施地点进行精准选定。选点区域涵盖了定西市生态脆弱、林草植被退化较为严重的地段,具有典型的代表性。通过现场勘查,科技人员详细了解试验点的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植被分布以及退化程度等基本情况,并结合实地情况,从技术路线、修复措施、树种选择、抚育管理等多个方面,进一步优化了实施方案,确保项目落地后能够取得实效,为退化林草植被修复和功能提升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同时,积极响应地方林草部门的科技需求,省林科院三北工程创新研究团队与定西市林草局进行了深入对接。双方围绕着定西市林草湿荒综合治理的目标、任务、布局以及重点项目等内容进行了交流研讨。针对定西市林草湿荒综合治理面临的现状和问题,省林科院将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协助市林草局编制了项目建设规划。该规划将遵循生态系统整体性、系统性原则,以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为核心,统筹谋划林草湿荒综合治理的重点项目和空间布局,为定西市打造系统完善、功能稳定的生态系统提供科学指导。
此次省林科院深入定西市开展项目选点、实施方案优化以及规划编制等工作,是服务三北工程攻坚战的务实举措。此次联合行动不仅实现了省级科研资源与地方实践需求精准对接,更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示范”的完整创新链条,通过项目的实施,将重点突破适生树种筛选、退化系统的修复等“卡脖子”技术,形成可复制推广的陇中生态修复模式,为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贡献科技力量,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当地的生态质量和稳定性,还将为甘肃黄河“几字弯”区域乃至整个三北地区的生态治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助力三北攻坚战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