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黄土高原乡土林木种质资源库”获省级批复
来源:三北工程区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 作者:林琳 | 日期:2025-06-03 10:46:34 | 阅读: 274
(通讯员林琳报道)近日,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定西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申报的“甘肃省黄土高原乡土林木种质资源库”喜获省级批复。
该资源库以我院定西车道岭科研基地和陇中黄土高原生态保护与修复巉口林业试验基地为基础,以甘肃省黄土高原林草生态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木本油料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为依托,收集保存了黄土高原乡土林木资源共计239份,包括黄土高原主要乡土树种146份、特色经济林木品种70份,优良单株无性系23份。资源库审定甘肃省林木良种1个,筛选出黄土高原适生的优良乔木树种侧柏、云杉、樟子松等13个,优良灌木树种甘蒙柽柳、叉子圆柏、西康扁桃等19个。
近年来,甘肃省林科院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服务“三北”工程重大生态建设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实施系统保存和利用相结合,积极开展黄土高原区乡土林木种质资源评价、创新利用,基于承担并完成20余项相关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的支撑,实现了种质资源的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形成了北美圆柏、文冠果等树种的标准化育苗技术规范,为“三北”工程供应优质林木良种苗木超过300万株,有效缓解了我省重点生态工程对适生优良种苗的需求。编著的《甘肃省造林乡土树种》《甘肃省适生造林树种选择》等专著成果更为科学选种提供了理论支撑。
甘肃作为“三北”工程的前沿阵地,肩负着打好 “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阻击战和 黄河“几字弯”攻坚战 两大标志性战役的重任。在此背景下,优质苗木是生态建设的核心物质基础。种质资源库将致力于筛选耐旱、耐盐碱、耐瘠薄树种,服务黄土高原干旱区造林工程;收集文冠果、沙棘、枣、枸杞及大果榛子等特色经济林种质资源,助力当地经济林产业发展。同时,积极构建“种质保存-良种选育-技术推广”链条,为支撑我省“三北”工程区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种源保障与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