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见识

给失败授精

来源: | 作者:王俊杰 | 日期:2018-06-06 13:44:19 | 阅读: 2997

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授精,失败终不能晋级变成母亲。

笔者经过一次失败,刻骨铭心,至今没有找到失败的原因,凝成笔者的一个心结。

十余年前,笔者试验一种柏树嫩枝扦插育苗,剪取其带叶嫩梢直接扦插,没有成功。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只要是完整细胞,离体后都能恢复分裂能力形成一团细胞,与植物伤口处逐渐形成的细胞团一样,特称为愈伤组织。然后,愈伤组织会在该生根的下侧分化再生出根系,在该生枝叶的上端分化生出芽,进而长成枝条,重新形成一个完整植株幼苗。即使单个细胞也能再生成苗。植物细胞的这个特性与动物的受精卵孵化相似,因而被称为全能细胞。植物生长与动物不同,植物具有无限生长特性,它的茎尖根尖总是不停地生长,以便寻找有利环境,开拓生存空间,解决其自身不能移动的难题。树木的茎和根还需要不停地长粗,以便自我调整并支持树体。一般动物身上只有毛发指甲等个别部分具有这种无限生长特性。植物细胞全能性和全株无限生长特性,是扦插成苗的基本原理。树木扦插育苗,就是将一段枝条或根段,特称插穗,插入苗床基质培育成苗的过程。扦插后,基质中的插穗茬口附近代替根系吸收水分,勉强供应穗体存活。之后插穗茬口处慢慢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生出新根成苗。也就是说,只要确保插穗长期存活,它最终就能生根成苗,恢复正常生长。用带叶的嫩枝扦插比不带叶的成熟枝段更容易生根成苗。

确保插穗长期存活无非四点,不能干死,不能病死,不能冻死热死,不能闷死。后两点就是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空气,很容易满足,不需特别考虑;第二点是避免病菌侵害,插穗自身具有很强的自我保卫能力,愈伤组织首先就是一种自我保护结构,也不需要特别考虑;第一点是扦插成败的关键。为此,笔者将试验布置在人工气候箱内,补充光照,以利于插穗枝叶光合作用自产营养。气候箱的玻璃门平时关闭,以保持箱内空气湿度;每日观察扦插基质干湿情况,酌情洒水以免干燥。试验进行到两个多月时,逐渐出现插穗干枯现象。拔出枯穗,观察发现其插入基质的穗段皮层尽数软腐,木质黑死。显然,这部分穗段已经病死丧失了吸收水分的能力,导致全穗枯死。基质湿润,适宜病菌生存,这是扦插育苗中难以避免的事情,要创造无菌的基质环境,代价太高,一般不是扦插育苗所能考虑的事情。当时认为,这些插穗活力较弱,未能抵抗病菌侵害,最终受害。试验进行到三个月时,插穗枯死殆尽,仅个别存活。全面查视发现,枯穗均属病菌侵害致死,活穗则生出新根,已然成苗。以后还同样试验过几次,结果大同小异。试验中,插穗枯死前一直翠绿如新,为什么在长达两三个月的存活期间未能生根成苗呢?笔者查阅了很多资料,也未能释疑。后来,又在温室中同样试验。温室内空气湿度变化较大,成苗率也不理想,但明显比气候箱要高。温室试验中,许多插穗在不到两月时就开始黄枯,尽管如此,最终多数插穗在茬口处形成了愈伤组织,有些插穗茬口腐烂坏死,却在茬口上方出现一圈茎杆膨大处,剥皮可以见到相似的愈伤组织。这就奇怪了,人工气候箱里的试验插穗长期良好存活,反而比温室内更难生根成苗,甚至连愈伤组织也未能形成,任由病菌侵害致死。环境优裕,结果反而不及粗放恶劣的环境,真真令人百思不解!

这次失败萦绕笔者心头,阴魂不散,还源于一次强烈刺激,想起来心口就隐隐作疼。那年课题中期评估。笔者汇报课题进展。由于电脑系统不同的原因,笔者的幻灯片放到中段时,图片未能按设计展示,乱成一团,连文字也被淹没了。当时幻灯片的内容正是前面所述的柏枝扦插试验。无奈,笔者只能脱稿汇报,称研究的最大进展是找到了确保插穗长期存活的途径,尚需探索生根成苗的细节。一位资深评估专家突然叫停笔者的汇报,声称,那种柏树扦插育苗已经在东南沿海各地大量用于生产,你的课题却还在探索成苗途径,算什么进展?笔者不服气,加之年轻气盛,插嘴解释,我们西北气候干燥,确保插穗存活是个大难点。专家大怒:“你这是强辞夺理!年轻人,要虚心。你没有成功,就是没有成功,别用客观原因推缷主观不努力的责任。”随之是一通讥讽挖苦。笔者呆立台上,在众目睽睽之下,尴尬之极,恨不能找个老鼠洞钻进去。失败是成功之母,人人都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笔者诚实汇报了自己的失败事实,竟然招致如此指责!用他人的成功斥责笔者主观不努力,岂有此理!

前天晚上,央视十台电视记录片《求生一加一》中的一句台词启发了笔者。

片中两位野外生存专家穿行在厄瓜多尔热带雨林中,丛林稠密湿热,二人走得极其艰难。其中一位专家科迪解释:“空气湿度超过百分之七十,人身的汗水不能蒸发,人体不能通过蒸发降温,特别消耗体力。”听到这句话,笔者纠结十余年的谜团顷刻冰释。

蒸发对植物生活不可或缺。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枝叶表面的气孔汽化蒸发散失到空气中,特称蒸腾;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则通过气孔进入植物体内,被绿色细胞吸收,再经光合作用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即营养。气孔蒸腾散失水分会拉动体内水分上升补充,最终促进根系吸收土壤(基质)水分,在体内形成源源不断的自下而上的水流,把溶解在水中的氮、磷、钾等养分运输到体内需求之处,特别是茎尖生长处。绿色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营养,除供应自身外,多余部分则被自上而下转运到体内各处,包括根系,尤其愈伤组织,构成完整的体内物质运输循环。笔者的扦插试验所在的人工气候箱,由于密封,箱内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即百分之百,远远高于科迪所称的百分之七十,导致枝叶蒸腾过程微乎其微,体内上升水流几乎停止不动,养分运输中止,枝叶生理活动得不到养分供应而衰弱。蒸腾微弱还导致气孔被水液充满,二氧化碳被隔绝在体外。事实也是如此。试验中曾注意到,箱内插穗枝叶表面鲜润具光泽,明显覆有一层薄薄的水膜。二氧化碳的供应受阻,绿色细胞的光合生产过程微弱,营养产物仅能满足自身需求,少有余粮被转运,导致转运活动微弱。插穗下端得不到营养,不仅愈伤组织无法形成,连细胞活力都大受削弱,难以有效抵抗病菌侵害,最终不免被病菌蚕食一尽。总之,人工气候箱内太高的空气湿度严重限制了插穗的蒸腾过程,几乎终止了穗体内各种主要生理活动。插穗存活得到了保障,但插穗生活却被叫停了。没有了生活,自然就不能生根成苗了。考虑到电视记录片中科迪只是随口而谈,与实际有所出入,“空气湿度超过百分之七十不能蒸发”之说,其本质是蒸发微弱,人无法明显感受到。这个说法启发笔者猜测,柏枝扦插适宜的空气湿度应略高于百分之七十。这样既可以避免插穗过度蒸腾失水枯死,又能维持插穗微弱却适当的蒸腾过程以维持体内主要生理活动。进一步,考虑到闷热的东南沿海各地易于扦插成苗,这个适宜湿度当在百分之七十五到百分之八十之间。

失败了,找不到症所在,重复一万次还将是失败。失败往往由思虑不周所致。思想这个东西很怪,思虑不周,想不到就是想不到,想破脑袋也枉然。但是思想,又往往被只言片语启发,闪电般想到症结所在,纠结豁然贯通,一通百通。思想受启发,如同生物授精,成功顺然坐胎母体之腹。

2017-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