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抹芽的道理,还有两句话要说
来源: | 作者:王俊杰 | 日期:2018-06-08 05:30:51 | 阅读: 4560
前文《嫁接抹芽的道理,一句话的事儿》解释,嫁接抹芽的主要原因并非传统解释的砧木蘖枝竞争养分,影响接穗成活和生长发育,而是嫁接扭曲了砧穗交接处的输导组织,导致由砧体向穗体的养分运输通道不畅,影响穗体的养分供应,从而削弱了接穗的竞争能力。前文质疑传统解释的三条理由:“其一,由一分为二观点看,砧木萌生的枝叶有争夺养分之弊,也有制造营养辅养接穗之利。其二,砧木萌枝能争夺养分,接穗同样也可争夺养分,有些接穗的母株长势强盛,其接穗争夺养分的能力也应该比较强,足以不怕与砧木萌枝竞争。事实却是没有不需要抹芽的砧穗组合。其三,接穗位居砧木上端,具有顶端优势,按理可以逐渐削弱砧木萌枝的长势。”重读这三条理由时,联想到前两日重读《蘖枝自杀》《菟丝子的危害》《国槐发芽》得到的一些新认识,认为嫁接抹芽还涉及两条原理,分别针对前面三条理由中的第一、第三条,而嫁接扭曲输导组织仅仅针对其中的第二条。
其一,砧木休眠芽萌发而成的萌生枝或受刺激而成的蘖生枝并不会在嫁接当年受抑制枯死,例如,《蘖枝自杀》观察到蘖生枝次年枯死,而蘖生枝当年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枯死现象,即使树冠内膛当年的萌生枝也很少观察到受抑制枯死的现象。蘖生枝幼态性强,与接穗芽体萌发而成的穗生枝相比,具有更强的竞争养分的能力。因此,位居上端的接穗对砧木蘖生枝几乎没有顶端优势可言。
其二,在成熟组织中,有机营养,即光合产物一般向下运输或横向运输,只有在新生枝条中由枝条下部的成熟部分向上部的幼嫩部分运输以供应后者生长,在幼嫩部分则由下向顶端运输。因此,新生枝条对其他枝条没有辅养作用。蘖生枝之所以次年自杀,菟丝子危害之所以造成寄主冠顶枝条次年枯死,其原因都在于这些枝条自身营养储备不足又得不到上级母枝的营养供应,导致其枝干形成层因缺乏营养不能分生新的输导组织,其芽体不能萌发,枝体最终因为水分供应不足而枯死。因此,砧木萌生枝和蘖生枝对接穗没有辅养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许多人往往混淆了养分和营养两个概念,或者说没有严格区分这两个概念。本文所称养分仅指来自于土壤的氮、磷、钾等无机矿物元素,溶解在水中随着水分在植物体内由木质部中的导管被动输送,不能为植物生理活动提供能量。营养指有机营养,由光合作用形成,包括糖、脂和蛋白质三大类,在植物体内由韧皮部中的筛管主动运输,为植物生理活动提供能量,为细胞生长发育提供建造材料。
2018-6-8于兰州
上一篇:这篇植物嫁接的文章写得真好
下一篇:嫁接抹芽的道理,一句话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