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见识

熊猫大凄美

来源: | 作者:王俊杰 | 日期:2018-11-12 10:02:00 | 阅读: 3034

微信群里朋友发言:大熊猫原是食肉动物,可是环境变化了大熊猫的捕食肉食动物(注:指捕食的猎物,应是作者急切间没能准确用词)并没死光,为什么改吃素食了呢?假如老虎设(注:“设”为“没”字手误)肉吃了,能改吃竹子冯(注:“冯”为“吗”字手误)?显然不行。因此只能是大熊猫的基因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变得以植物为主。这也如"北京^`(注:“^`”为“猿人”二字手误)"山顶洞人"等古类人猿,他们肉也吃,植物也吃,但还是灭绝了,因此可以说适应环境了不一定能生存,基因等遗传物质也许有一定的周期,周期内能变异出新成体(注:词意模糊,见后文分析),就新陈代谢(注:指新个体代替旧个体或新物种代替旧物种),变异不成功的,就可能丧陋(注:“陋”字为手误赘写)失。陋见请请(注:后一“请”字为手误赘写)多指导。

 

朋友的话有些含混乖误,私自分析如下。分析中自我启发,天眼大开,收获颇丰,特此感谢发言的那位朋友!

百度百科介绍,大熊猫属于熊科。熊类多为杂食性,除食肉外,也取食青草、嫩枝芽、苔藓、浆果和坚果。这是大熊猫能进化成以竹为主食的基础。虎狼类动物为纯肉食动物,没有进化为吃竹为生的基础。大熊猫约800万年前出现,300万年前进化出兼食竹类食性,广泛分布在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以至越南和缅甸北部,在适应亚热带竹林生活的过程,体型逐渐增大而变得依赖竹子为生。50-70万年前,大熊猫的达到鼎盛。

大熊猫在进化成竹食的过程中,基因相伴发生变化,这是一个习性、形态、生理与基因逐渐变化的过程,不是由基因变化一下子跃变而来,更不是由单个基因突变而成。达尔文说,自然界没有跃变。

决定动物灭绝与否的关键是栖息地的丧失,食物资源只是栖息地提供的资源之一,其他还包括隐身逃避条件、水源、抚育幼仔的安全场所、标记追踪寻偶的信息交流平台等,例如大熊猫涂留气味的信号树。缺少上述任何一个条件,都不是有效栖息地。此外,强大的天敌入侵也会导致物种灭绝。

“周期内变异出新成体”。个人愚见,这个“新成体”兼指新物种和新的成年个体。

遗传物质确实存在类似周期性的变化。1960年代初发现分子进化钟,即生物大分子,尤其DNA分子以恒定速率进化,也就是说每隔一定世代就变异。但还没有发现这种分子水平上的变异引起新物种形成的事例。新物种形成是种群水平的变化,与分子水平之间隔着基因、基因组、个体等好几个层级。分子水平上是变异,很多都是隐性或等效的,不会表现在习性、形态、生理等外在形式上,而外在表现形式上的变异也不一定由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变异引起,而由环境引起,例如减肥长胖。遗传变异不一定表现出来,表现出来的变异又不一定源自遗传变异,因此个体变异是没有目的的随机事件,也就无所谓成功不成功了。

尽管一般说来,强壮个体生存能力和适应性比瘦弱个体要好,但强者不一定胜出,弱者不一定败亡。撞上虎口,再强的野鹿也不免一死,一旁的病羊反而逃生。任何一个生命个体都时刻被死神的追魂索驱赶着,跑得慢,或者跌倒,落成最后一个,就被追魂索套个正着,被淘汰出局。生命就是一场接力赛,唯一的裁判就是追魂索,每个个体都力争在被套住之前多交出几个接力棒,生下后代,让子女接着跑。个体都有跑累的时候,在被套之前没能交出接力棒才是失败者,无论其品质多么优秀,追魂索里一切烟消云散。在这场波澜壮阔的的生命接力赛上,每次交棒,都会有所变异,或者变速,或者变些方向,或者变个步法。有的变好,多数反而变坏。变好的只是在奔跑大军的洪流中位置靠前些,变坏的立马就感受到追魂索的嗖嗖厉声刺耳,甚至直接落进套中。这样竞赛的结果,竞赛大军的总体就变得更快、更高、更强,有些跑出新轨道,成为新物种;有些跑进死胡同,变成化石陈列品;有的前方路大道如青天,有的前方路日暮途穷,大熊猫就是后者。达尔文总结这场接力赛为“自然选择”,其实只有追魂索黑云压城城欲摧,每个个体,每个物种都是尚能顽强奔跑的幸运儿。

2018-11-11行草于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