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见识

一些常见树名的由来

来源: | 作者:王俊杰 | 日期:2019-02-02 15:03:58 | 阅读: 4294

拙某人当初上网,以[行不择路]为名在网易开博客,自媒自乐。论起喝酒干杯的故事,拙某人认为干杯的典故出自杜举,又由杜举联系杜绝进而牵到防微杜渐。为了解释为什么是杜渐而不是杨渐、柳渐……,便穿越回古代,设身处地由古人视角认识杜树,由古人观念为杜树起名。由此开启了探索树名由来的历程,先后弄通了多个树名来由,有些还期刊发表,《枣树名源》《柳树名源与史前木材切割技术》《蔷薇名源及其人为利用》《槐树文化及其生物学习性梳理与分析》《枣杏梅橘梨李等果树名源及其驯化种植起源》。

“杜”是杜梨的古名。杜梨是一种乔木,高可达十几米,具有枝刺。枝刺是从枝条上抽生的变态小枝,着生牢固不易脱落,比其它形态的刺粗壮而长。杜梨枝刺长约一寸,刺伤性很强,足以刺透兽皮。杜梨根系发达,耐干旱、瘠薄、盐碱,耐寒,生长较慢,寿命长,是我国平原、丘陵地区常见的散生树木,应是我国先民较早认识并使用的树木之一。古人发明房屋院墙之后,还没能发明门,便用树枝之类堵在院墙出入口,防止野兽窜入。杜梨枝长刺硬,最适合堵出入口,因而成为最早的门。古人因此描述性称呼这种树为“堵塞出入口的树”,简称“堵树”,即杜树。

蔷薇即“墙委(偎)”,墙边依偎丛集生长的藤本植物。蔷薇在许多城市被用作园林绿化植物,主要种植在栅栏围墙边。几年后,栅栏围墙就被蔷薇长满。由此现象可以认为,“蔷”一词源自墙,指附墙生长的植物;“薇”与“偎、委、猬”同音,在语音上表示蔷薇枝条互相依偎交横委靡、猬集成团又依墙生长的样子。“蔷”“薇”二词联合起来,指明它是一种委靡猬集依墙而生的植物。蔷薇为藤状灌木,其枝条上的生皮刺,其基部长扁,刺尖弯向枝条基部,俗称倒钩刺。当人或动物排挤灌木斜展的枝条前进时,必然紧贴枝条一边挤开枝条,一边向枝条顶梢方向行进,倒钩刺势必会刺入衣服或皮肤,而且越刺越深,死咬不放。尤其,如果人或动物挤开的是交叉枝条,生有倒钩刺的蔷薇枝条就会互相钩连在一起,越向前挤,蔷薇枝条钩连得越紧密,让入侵者进退不得。因此,只要蔷薇猬集一团就会百物不侵,就是皮糙肉厚、毛寡鬃硬的野猪也休想从蔷薇丛中冲过去。蔷薇有两种枝条,一种比较短直而硬,能够正常开花结果,上面的刺细瘦稀疏;另一种长弯而脆,常常鹤立鸡群般地长出树冠之外,开花结果较少,上面的刺粗壮,张牙舞爪,一副“别惹我”的样子。正因为这样的长枝条,蔷薇互相钩连而攀附墙上,沿墙铺散开来,有委身于墙的意味。因此,一些山区农民喜欢栽植蔷薇用作篱笆,保护田园、宅院不受侵害。可以想象,古时候人们也这样大量用蔷薇作篱笆墙,并因此称之为“墙委(偎)”。至于蔷薇花繁花美,备受人们的喜爱,那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之后的事情,是蔷薇功用转移的结果。

枣树,口语说成“找树”,意为“找果来吃的树”,源自采集渔猎时代因妊娠反应而找寻酸味枣果的行为。枣树由酸枣演化而来,枝条具刺,成对生长,一刺直形,极尖锐;一刺弯曲,较短。酸枣的果子很酸,青枣更酸,但酸味纯正,没有杂味。采集渔猎时代,古人还不能自制酸味食物,妊娠反应中的准妈妈们只能取食天然酸果解口。枣刺影响从树上采食青枣,只能打下来再用。枣果球形较小,果肉紧实,落地不会摔坏,但会滚进青草中隐身难见。准妈妈们只好俯下身来,一颗颗找着吃。所以才有“找果来吃的树”这一描述性说法,久而久之,简化为“找树”。酸枣古称棘,野生灌木或小乔木。棘刺更多更密。在古文里,“棘”字常被假借用作“急”字。常人习惯,一旦手被刺痛就会急忙缩手。采摘棘果,不可避免地会被刺痛而急忙缩手。因此,棘树有使人急的特点,“棘”就是使人“急忙缩手的树”,简称“棘树”。急是一个抽象概念,在文字发展初期,抽象概念很难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古人便假借“棘”字表示“急”。只有急着吃酸果的孕妇,才会不顾满树刺针摘食棘果,才会从乔木状的树上打落青枣再俯身从草丛里仔细寻找,急急丢进嘴里。“急树”“找树”,形象地刻画出孕妇找食酸果急不可待的情形。

杏树即“生树”。“杏”字与生殖的“生”字同源。青杏很酸,酸中略带苦味,硬脆适中,果肉含汁,口感很好,为许多农村孕妇所喜食,甘肃天水市仍有农民专门出售青杏。杏果加工性能良好,接近成熟的杏果可以晒制成干,酸味不变,柔韧可口。杏果的这一优点被先民认识到之后,无疑会大力开发利用以解决孕妇不时之需,使之成为与生殖有关的果品。先民因此把“生”字读音稍加变化用来称呼杏果,“生果”就是“杏果”,表示专供孕妇食用的“生殖之果”。文字兴起以后,“生”字又衍生出“姓”“性”两个同音字。“姓”字在甲骨文里就已经出现,古人用姓来区别不同族群以避免同族婚配,否则“同姓结婚,其子不蕃”。“性”字出现较晚,无疑,性与生殖关系更加密切而直接,这也反映了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

梅树即“母树”。“梅”字与“母”字同源。“望梅止渴”说明梅果很酸。“梅”字与“母”字读音接近,由“母”字语音转化而来。在甲骨文中,“每”字被刻画为头上以笄束发的女性形象,个别字形中还刻画有乳房,也被假借用做“母”字。“梅”是形声字,“每”是其声符,可见在语音上,“梅”字通过“每”与“母”字表现为同源关系。在采集渔猎时代,梅果是梅树分布区孕妇不可或缺的酸食,先民因此把“母”的语音稍加变化来称呼梅果,“母果”就是“梅果”,表示专供孕妇食用的“母亲之果”。

橘树即“鞠树”。“橘”字与“鞠”字同音,但声调不同。在古文中,“鞠”字也用来表示生育、抚养等意义,如鞠育、鞠养等。“鞠”字这一语义与“掬”字相通,表示把孩子捧在手里细心呵护。现今俗语,“养育孩子捧在手里怕冻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形容母亲们呵护婴儿时的精心细致,甚至犹疑不知所措的情态。“鞠”字本义是鞠躬,成年人照顾孩子,少不了低头弯腰。橘瓣聚合成果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掬的意味。橘果同样很酸,在采集渔猎时代,同样是橘树分布区孕妇不可或缺的酸果。先民把“鞠”字语音稍加变化称呼橘果,“鞠果”就是“橘果”,表示专供孕妇食用的“鞠养之果”,其中带有“酸得唏嘘不已,却又非吃不可”的无奈意味,暗示出母亲们“鞠养”婴儿时踌躇为难的情态。

梨树、李树即“漓树”,果实漓酸的树。“梨”“李”二字语音以“酸”和“溜”为中介与“漓”字同源。在甘肃陇南,当地人称沙棘为酸溜,其中“酸”字语音被弱化轻化,“溜”字语音急促化,听起来接近“酸哩”。很明显,这一口语意在刻画沙棘果实使人口水流漓的情状。沙棘在某些地方又称酸溜溜。“溜溜”属于叠音词。叠音词由重复同一个音节构造,用来生动地刻画事物情态,实现形神并貌的表达效果。“酸溜溜”和“溜溜酸”两个形容词的语义相同,但在语感上前者酸的程度轻令人喜爱,后者酸的程度重令人难忍。声调变化到极端会引起音节中韵母的变化,叠音词就会转变成两个音节声母相同的双声词,“溜溜”转变成“流漓”或“淋漓”。当进一步强调酸得口水连绵不断时,“流漓”或“淋漓”又会变化第一个音节的韵母转声为“漓漓”。“梨”的同音字中有“醨”,“李”的同音字中有“醴”。醴是用谷物发芽法酿造的非蒸馏酒,醨指酒味寡淡的非蒸馏酒。发酵过程会产生有机酸,因此醴和醨均带有酸味。可见,梨、醨、李、醴四个字词均表示酸味物质,属于同源词族。由此推测,梨和李两个果树由酸得名,先民最初用“(漓)漓酸的果实”类似短语表示梨和李,表示专供孕妇食用的“漓酸之果”,简称为“梨”和“李”,并通过声调变化区分二词。

葡萄为外来栽培植物,其各源于音译。我国原产多种葡萄类植物,《诗经》通称为葛蘽或薁。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九千至七千五百年,出土陶器内壁沉积物中含有葡萄等酿酒成分,表明我国先民曾利用野生葡萄。我国原产葡萄被后来西汉时期经丝绸之路引入的栽培品种代替,说明我国先民对葡萄的重视程度不及枣、杏等果树,其实“蘽”字形象地刻画出葡萄果穗形状,暗示先民由形态命名葡萄,对其果实的酸味有所忽视以淡化其专用意义。究其原因,葡萄为木质藤本植物,不便于采集利用,难以被先民视为主要酸果。

柳树即“留树”。柳树生长在河边水边,多见,故而又称河柳、池柳。柳树萌蘖能力强,去掉枝条,茬口处很快萌蘖新生枝条。古时缺乏高效的伐木工具,人们利用更多的是树木枝条。河柳生长在家园附近,取枝后萌蘖再生,而且蘖生枝直长,次级侧枝少而细,最适于使用,久而久之形成柳树头木作业法,伐用树冠保留主干。为了便于交流沟通,人们便描述性地称之为“留干伐用其枝的树”,简称“留树”,即柳树。

槐树即“会树”“晦树”,在功用方面表示槐树为人们“会聚之树”,在语音方面表示槐树为“冠色晦暗之树”。槐树树冠呈伞形,冠形圆满,庇阴性能优于其他树种。槐树枝叶浓密,所以阴重蔽广,槐阴下很少见到光斑。槐树分枝低,下部侧枝粗壮,不会因树冠上部枝条旺盛而萎缩枯死,树冠一般不再向上抬升。树冠层低,人站在树干附近就能完全得到树阴的庇护,如同站在伞下一样。树冠层一般气温较空旷处为低,较低的树冠层可以进一步增加凉爽之感。作为比较,杨、柳、椿、桐、楸等树,随着树高的增加,树冠均有抬升之势,树冠越来越高。树冠离地面高,树阴就会远离树干,人们站在这样的树阴下,会远离树干,有失去凭藉之感,也显得有些不伦不类。槐树寿命较长,一年植树,千百年乘凉。槐树没有松柏类树种的挥发性油脂气味。汉代学者注释《周礼•秋官》时解释说“槐,就是望怀的意思,人们站在槐树下怀念远方来人,想与来人共谋事情。”这个解释更像是士大夫有闲阶层的个人感悟,不符合通俗易懂的常见事物命名原则。其实,由于槐树庇阴性能良好,槐冠下是人们会聚休息或聚议时事的良好场所,古人因此认识到,槐树是供人们会聚的树,用短语称之为“会聚人群的树”,简称“会树”。严格来说,“槐”字并非纯粹的形声字,其声符“鬼”仅仅与“槐”字读音相近,属于谐音而非同音,因此“槐”字兼具会意功能,其所会之义指槐冠颜色。槐树叶色墨绿,有晦暗、阴晦意味,槐叶的这一颜色特点给人槐阴更加浓重的感觉,使人在心理上更加趋向于选择槐阴乘凉。鬼同样具有阴晦习性。这可能是古人选择用“鬼”字作声符创造“槐”字的原因,以“鬼”谐音指示槐树晦暗的冠色特点。

柿树即“市树”,果实市场般聚集的树。柿果富含单宁,进口涩舌,必须脱涩才能食用。传统做法是留果在树,使之经霜自然脱涩。成熟柿果橘红色,较大。柿树落尽绿叶,枝冠柿果累累,挂满橘红小灯笼,给人以枝冠果实如市的深刻印象,其他果都没有这个特点。古人因而称其为“市树”,既形象通俗,又得其要领,可谓神韵毕至。

椿树即“臭树”,叶片臭味浓重的树,故而俗称臭椿。椿树古称樗,“椿”与“樗”“臭”谐音,臭字古时表示气味浓烈,用来形容椿树非常形象。

杨树即“扬树”,扬头挺胸、气势昂扬的树。

松树即“松树”,树冠松垮的树。松树侧枝轮生,树冠塔形,冠形很不紧凑,“松垮”一词足以刻画其形。

杉树即“散树”,树冠松散的树。杉木树冠塔形,侧枝接近轮生,冠形松散。

2019-2-2拙草于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