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见识

曾经挂满酸楚的果树

来源: | 作者:王俊杰 | 日期:2018-05-30 15:08:00 | 阅读: 4300

果品是现代人们重要的副食之一。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分析确定一种果树起源于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但还不能确定先民们是出于什么目的认识并开始种植果树的。中国文化注重事物的功用性,这种功用性主要表现在解决现实问题上,中国人善于用综合方法解决问题,这也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屹立不倒的关键所在。果树种植是典型的人文事物,要探究果树种植如何发端,就必须设身处地复原先民的生活状态和知识体系,考察果树对先民的功用,通过综合分析,得出合情合理的解释。此处的情指人情,与人的需求有关;理指事理,是事物的内在规律。

毫无疑问,在种植业没有出现之前的采集渔猎时代,各种树木的果实和种子是先民们重要的食物来源,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展出相对完善的运输储存技术。人们收集各种果实和种子,储存起来,以备食物匮乏时食用。这是人类广泛适应环境,走向全球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

生殖是生命的本能,生殖崇拜则是几乎所有民族都不曾逾越的阶段。许多女性在妊娠反应期间都有嗜酸现象。在采集渔猎时代,先民们还不能制作酸味食物,妊娠反应期的女性们只能依靠天然的酸味食物满足嗜酸需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各种树木的果实。中国起源的水果,如枣、杏、梅、橘等,其青幼果都是非常酸的,特别是其野生近缘种类,不仅其青幼果的酸味浓烈,其成熟果实仍然相当酸。相对于其他树木的果实来说,枣、杏、梅、橘酸味纯正,较少有苦涩等令人不快的口味,很适合妊娠反应期的女性食用。在采集渔猎时代后期,先民们会有意识地收集储存酸果,以备不时之需,从而产生区分并命名各种水果的需要。枣、杏、梅三种水果都可以制备果干或果脯,长期储存;橘则是一种耐储水果,不需特殊处理就可以存放几个月。这四种果实,大小或者与拇指相当,或者与拳头相近,非常适宜收集和加工。在生殖崇拜的思维作用下,先民一定特别关注这几种水果。汉语中这几种水果的名称恰恰体现了它们与生殖的关系。

枣在文献中被分作两类,植株丛生的称为棘,植株呈乔木状的称为枣,“枣”也被用来称呼这两种树的果实。棘处于野生状态,其果实非常酸,成熟后仍然不减其酸,一般又称酸枣。“棘”字在古文里经常被假借为“急”字,例如《诗经·文王有声》“匪棘其欲,遹追来孝”,大意是说“不急着满足个人欲望,而是孝敬先祖效法先祖”。从语言的发展来看,先民经常碰到急迫情况,应该很早就形成了“急”这样一个概念。“棘”是一个会意字,从二朿。“朿”是“刺”的本字。两个“朿”字并排,表示棘树多刺,呈丛生的灌木状。所以“棘”字本义表示丛生的小枣树。一般人的心理习惯,做事时手被刺痛,会急忙缩手。棘树多刺,采摘棘树上的枣果,不可避免地会被刺痛而急忙缩手。所以,棘树有使人“急”的特点,这就是先民们把它称为“棘”的原因,“棘树”就是使人“急忙缩手的树”。由于“急”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在文字发展初期,这样的抽象概念很难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古人便假借“棘”字表示“急”。棘树密布皮刺,其刺尖锐而硬,枣果很不容易从树上一个个地采食。但是,青枣的果肉比较密实,可以从树上敲落下来再收集。由于青枣是绿色的,与青草的颜色相差无几,青枣又圆又硬,打落到地上会满地乱滚,滚进草丛里不易被发现,必须细心寻找才行,这是枣果独有的特点。所以先民用“找”来称呼枣果,“枣”字与“找”字同音,含义相通,“枣果”就是“找果”,表示这是一种要仔细寻找的果子。从“找”这个词上,我们不难看到远古时期的孕妇的身影。在其它任何情况下,果子是大可不必“找”的,没有刺的树上的果子可以用手摘来吃,掉在地上的也用不着找,反正树上多得很;成熟的枣果变成红色,掉在地上很容易看到,也不用费心去找。“寻找”就是“寻枣”,说明枣果是青的,因而是酸的,是孕妇们找来吃的果子;唯有又青又酸的青枣需要“寻找”,唯有急着吃酸果的孕妇们需要“寻找枣果”!它形象地刻画了采集渔猎时代一个妊娠反应强烈的孕妇,打落青枣后,急忙俯身从地上寻找捡拾酸果丢进嘴里的神态,正是现今孕妇们猛倒醋瓶子的原始版本。枣树是古人从棘中驯化而成的栽培种,多数品种的青幼果大多已经不再含有酸味;部分品种已经失去皮刺,可以从树上摘吃,不再需要“寻找”。这些已经是种植业兴起之后很久的事情了。

“杏”字的读音无疑源自生育的“生”字,“生”是更早时期形成的概念。青杏很酸,酸中还带些苦味,硬度适中,口感很好,至今仍是许多农村孕妇喜食的食物。在天水市甚至还有农民专门出售青杏。杏果加工性能良好,采下尚未熟透的杏果,去核晒制成干,仍能保留其酸味,经久不变;杏干加糖或蜜制成杏脯,酸甜可口,更是人们青睐的消闲食品。杏果的这一加工性能良好的特点,被杏树分布地区的先民们认识到之后,便成为专门与生殖有关的果品,并把“生”字读音稍加变化后用来称呼杏果,“杏果”便是“生果”,表示它是一种供怀孕母亲们食用的“生育之果”。酸枣的分布区与杏树的分布区重叠,但先民称枣果为“找”,独称杏果为“生”,这种微妙的区别之中,正说明先民对杏果的重视高于枣果。寻找,意味着没有储备,需要时再去寻食;称杏果为“生”则意味着事先有所预备。文字出现以后,由“生”字又演变出“姓”和“性”两个字,而后两个字的发音恰恰与“杏”完全相同。“姓”字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出现,与生育关系密切,古人用姓来区别不同族群,一个姓代表一个族群,其原始作用是避免同姓婚配,因为“同姓结婚,其子不蕃”。“性”字出现较晚,在甲骨文中还没有发现“性”字,毫无疑问,性与生殖、生育的关系更加密切而直接,这也说明了人类认识事物的发展过程。

见到“梅”字,许多人会联想起“望梅止渴”这个著名的典故,想到青梅之酸,便会止不住地舌底生津。“梅”字与“母”字读音接近,由“母”字语音转化而来。毫无疑问,先民很早以前就形成了“母亲”的概念,用“母”这个发音表示母亲。梅是一种酸果,在采集渔猎时代,是梅树分布区怀孕母亲们不可或缺的食品,先民们因此把“母”字的发音稍加变化来称呼梅果,“梅果”就是“母果”,即“母亲之果”,表示是一种专供即将作母亲的孕妇们吃的果子。

“橘”的同音字中有一个“鞠”字,但声调有所不同。“鞠”字在文言文用法中,也用来表示生育、抚养等意思,如鞠育、鞠养等。“鞠”字的这个含义实质上类似于“掬”字,表示把孩子捧在手里细心呵护。至今人们还经常说“养育孩子捧在手里怕冻着,含在嘴里怕化了”,以此来形容母亲们呵护婴儿时的精心细致,甚至有时犹豫不知所措的神态,非常形象。“鞠”字本义是鞠躬,低头弯腰向下,成年人照顾孩子,自然少不了低头弯腰。可见,“鞠”字是史前时期早已存在的一个语音词,表示鞠育或生育,那么古人把“鞠”字的发音稍加变化称呼橘果,就顺理成章了。“橘果”就是“鞠果”,表示是那些将要生育的孕妇们吃的一种果子,还带有一种“酸得唏嘘不已,却又非吃不可”的无奈意味,与母亲们“鞠养”婴儿时踌躇为难的情形很相似。

总之,杏、枣、梅、橘四个果树名称反映了中华先民对这四种果品的认识和利用,反映了当时生殖崇拜思想的广泛影响。

认识到果树的应用价值是一回事,有意识地种植果树是另一回事。在采集渔猎时代,没有果树种植,当人们有意识地种植果树时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即种植业时代,人们不再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生活资料,而是依靠自己的劳动创造生活资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技术革命。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是观察思考,发明创造则源于想法,要先想到去做某件事情。在采集渔猎时代,要让人们想到种植果树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人的思维带有巨大的惯性,技术发展也带有很大的惯性,技术发展往往是在原有基础上改进,这在现代社会仍然屡见不鲜。可以设想,在采集渔猎时代,尽管人们需要酸味果品,但想吃酸果时,并不一定会想到用种植的方法解决果品的短缺,而是设法寻找其他替代食物,这就是技术的惯性。想法其实就是创新思维,“一鼓作气”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曹刿之前,人们一直都是交战之始便你攻我守,只有曹刿想到了待敌方三通鼓士气衰竭后再进攻的方法,从而取得了以弱胜强的巨大胜利。现在看来如此简单的一个想法,在当时都如此不容易得到,更何况种植果树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才能见到效果。可见,在采集渔猎时代后期,即使有人想到种植果树而获取果品,也会由于不易见到成效而不了了之。就是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驯化一个树种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技术低下的远古时期呢?。

在笔者看来,果树的种植源自远古时期儿童的游戏,是儿童移栽树苗游戏的结果。至今农村的一些儿童在野外见到桃、杏幼苗时,总会想方设法地挖回来,仔细栽种在自家的院子里,并细心浇水,小伙伴们还会互相比赛,看谁能栽活。有些儿童看着自己栽活的幼苗一天天长大,便会更加细心呵护树苗。由此不难设想,在采集渔猎时代未期,同样也有些儿童爱好这一活动,挖回各式各样的树苗栽植在住处附近,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这样的游戏。在远古时期,只有儿童有充足的时间和浓厚的兴趣坚持这样的游戏,成年人要为生活奔走,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这些一时看不到实际意义的事情。曾经栽过树木的人可能并没有栽活一株树,但他们看到后辈儿童又重复这样的游戏时,会利用自己的经验指导后辈。其实,至今在农村,人们还会有意无意地带着孩子在宅院周围栽树,而且儿童们无不显得异常兴奋。这样一代代积累的结果,终于在某一代儿童身上获得成功,树苗长大并开花结果,果实被食用,取得应有的效益。先民们这样一代又一代,由父辈们指导儿童一边游戏,一边栽植各种树苗,并逐渐集中在少数几种最有食用价值的果树上,不知不觉之间走上了原始种植业之路。终于有一天,有一位酷爱种树并善于思考的智者,总结提出种植果树解决果品供应的思想,果树种植最终摆脱无意识的游戏状态,变成一种劳动方式。

电视纪录片报道,在印度一部分恒河猴群掌握了破开椰果取椰汁的方法。科学家研究发现,不是成年猴,而是幼猴最先找到办法,是它们在玩闹椰果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破开椰壳的方法,喝上鲜美的椰汁。成年猴则从幼猴破开椰壳的过程中,经过动手和体验而掌握破壳方法。这个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佐证了果树种植业由儿童游戏发展的推测。

《史记·周本纪》记载:“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穀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其它古书也有相似的记载,称神农氏幼时喜欢种艺五谷,长大后教民播艺五谷而开始了农业。这些记载都是经过长期的口头传说后才被后人记录下来,其中不免添枝加叶,但故事的核心没有变,即最早的农业种植由儿童兴起,是儿童游戏的结果。对于天性爱玩的儿童来说,其兴趣所在,就会玩得好,能玩出成果,玩出成绩,在其成长过程中,由玩而做出一番事业,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果树种植之初主要是为了获得酸味果实,主要是水果类。在种植过程中,经过人们有意无意的选择种植,果实的风味越来越好,酸味减少而成为水果。水果的出现更加激发了人们种植果树的积极性,推动果树种植业走向繁荣,并发展到其他果树种类,如桃、李、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