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见识

大白鲨“咬过就吐”

来源: | 作者:王俊杰 | 日期:2018-06-01 08:15:41 | 阅读: 3096

五月二十五日央视《绿色空间》栏目播出电视记录片《恐怖的红三角》称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沿岸是大白鲨的捕猎场。大白鲨喜食海豹、海狮等鳍足类动物。该处正是鳍足类动物的繁殖地,往往发生大白鲨伤人事件,有女子冲浪爱好者坐在冲浪板上休息被大白鲨攻击,大腿连同冲浪板被咬住,不久,大白鲨松口离开,女子被救。有专家解释称这是典型的鲨鱼式攻击。它们游弋在水下向上观察海豹海狮之类的身影,一旦锁定目标,就会从目标的后下方猛冲,一口咬住猎物下半身体,然后吐掉猎物离开,在附近继续游弋,待猎物失血而死后再来安心进食。身体下半部分是鳍足类动物的薄弱环节,白鲨咬过就吐出有防止鳍足类动物尖锐的鳍指抓伤其眼睛的作用。可见大白鲨尽管脑容量仅如核桃般大小,却是相当聪明的家伙,拥有极其完备的武器和攻杀技巧。

前曾在电视上看到,毒蛇捕猎也是一击即放,待猎物中毒死亡后再寻而食之。两者都是咬过即吐,绝不与猎物纠缠,与虎豹狮狼之类必制住猎物致死于口下的捕猎方式大不相同。其原因在于鲨蛇都拥有高度发达的嗅觉,鲨鱼可在数公里外识别出一滴血的腥味,蛇也可在数公里外识别动物气味,并能形成三维图像。所以无论受伤的猎物逃死在什么地方,它们都可以找到猎物。而且毒蛇之毒足以致死猎物,鲨鱼齿多口大,被咬一口,创伤面大,伤口深,猎物亦必死无疑。因此,两者能够不再与猎物纠缠,待其死后寻而食之,可大大减少自己受伤的机率。虎豹之类以视觉为主搜寻猎物,且其捕猎装备唯上下两对犬齿而已,一咬之下创伤面小,伤口小,不足以致死猎物,必咬住猎物喉咙致猎物窒息而死,否则猎物逃脱,藏于隐蔽处,它们将难以寻得猎物。所以要求攻击精准,要求更高技巧以防止自身受伤。

两类捕猎策略各有利弊。鲨蛇策略可最大限度减少自身受伤,其弊是猎物难以独享,在寻食抢食中还需花费精力。蛇类则易成“为人作嫁”之态。虎豹策略,即杀即食,独享程度高,其弊在自身受伤机率高,风险较大。因此虎豹策略中尚有补充策略:选择弱小为目标。鲨蛇策略则无需选择弱小,只要属于其猎物范围都可攻而杀之。

人类可算作半捕食动物,但人自身没有致死猎物的生理装备,却发展出双手,可借助外物致死猎物,并且有悖于虎豹以弱小为目标的策略,偏喜强壮猎物,并因此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其原因可能是以此提高在个体的社会地位,赢得尊重和威望,并借以获利,如生殖机会。其实这主要是男性的特点,女性似乎并无太大目标性。

2009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