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见识

茶的起源

来源: | 作者:王俊杰 | 日期:2018-06-01 12:14:54 | 阅读: 2907

在前面关于烹饪的一文提到,在中国粥后来分化出茶文化。古代我国的主粮北方是小米,南方是稻米,两者都适于熬粥食用。在农业发展早期,生产能力低下,加之我国气候多变,旱涝灾害频繁,粮食产量低。古人为了填饱肚子,往往将某些纤维含量少无毒的树叶菜叶与米同煮成菜粥食用,“半年糠菜半年粮”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茶就是混有树叶菜叶的菜粥。中国由采集渔猎进入农业文明,所以早期农业实质是半采集半种植,除种植粮食之外,还会采集可食树叶菜叶等用作贮粮,将叶片先煮一下再晾干以便贮存。干菜食用方便,用水泡软即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煮粥,这可能是古茶的另一个含义,即它的即食性,像如今的方便面一样。甘肃的油茶和福建的擂茶都带有这种古茶的遗风,油茶就是羊油炒面,擂茶则是将茶叶、各种炒豆、芝麻等混在一起研磨成的粉沫,食用时开水冲沏成半流质即成。本人家乡用开水直接冲沏面粉成半流质食物,叫茶餇。广州人把早点叫茶点,其中的茶字就是用的应该就是茶的即食性这一原始意思。

茶字不见于甲骨文和金文,是一个出现很晚的字,说明古茶只是民间日常生活用语,不被上流社会所注意。“茶”字最早与表示苦菜的“荼”字不分,甚至干脆就写成“荼”字,在一方面也表示茶是一类带有古味的树叶。“茶”字读音就暴露了它的本来面目。“茶”读“擦”音,为了避免树叶菜叶(包括菜粥)糊锅用勺子搅动时,勺子与锅底摩擦会发出“嚓嚓”的声音,古人因此就用这个拟声词表示茶。中国人用筷子吃饭就源于菜粥,因为树叶菜叶不能煮烂,影响喝粥,古人就用小棍拨食粥中的树叶菜叶,最终小棍就发展成为了筷子。

在长期食用树叶菜叶的过程中,古人掌握了各种植物叶片的食用性能,包括山茶树叶。大致到战国秦汉时期,由于生产能力的提高,粮食产量足以供应人们以纯粮为食,菜粥退出主食行列,但出于某些目的人们还会煮食某些树叶菜叶,中草药就是其中的典型。这时人们认识到山茶叶能提神,便把山茶叶单独出来,成为常食之物。山茶的嫩叶食用性能好,人们就把它采来晒干备用。干燥的嫩芽嫩叶易碎,人们干脆把它研磨成粉沫冲食,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把原本表示菜粥的茶用来称呼这种植物,这就是山茶。西汉文献中因此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茶。研沫冲食茶叶的方法一直延续到宋代。

现代意义的食茶饮茶习惯在魏晋南北朝开始流行。一方面由于政治昏暗,士大夫阶层为明哲保身,不敢涉入政治太深,形成了清谈风气。清谈要有饮料,干喝水没范儿,有失身份,喝酒又易醉,因此茶成为首选。另一方面,佛家讲究清心寡欲,要求每天只吃早晚两餐,坐禅诵经饥饿难奈时,有的佛门弟子便以茶代食,其中的茶沫多少能充饥。因为士大夫和佛门弟子都是有闲阶级,所以在社会上形成这样一种意识,谁能够喝上茶,就说明谁的生活富裕清闲,谁就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因此喝茶就变成了一种奢侈性消费,成为社会风尚。在茶变成奢侈性消费品的过程中,其食用功能逐渐消退,最终茶就变成了饮料,人们不再连同茶叶沫一起饮食,而是过滤后只饮茶汤,饮茶又发展成仪式性很强的茶道。茶道风尚到唐代盛行开来,特别是生活富裕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以至于出现了茶神陆羽。茶道在唐代由东南沿海传到日本,并在日本发扬光大至今。

饮茶风尚促进了茶叶的生产和加工,尤其加工技术,使得泡茶成为可能。后来北方游牧民族又发现饮茶有助于消化油腻食物,茶逐渐变成他们的生活必须品。茶又随着这些牧民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性饮料。

2014年2月13日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