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见识

创伤后成长

来源: | 作者:王俊杰 | 日期:2018-06-02 08:21:31 | 阅读: 4459

刚才网读学得一个新词,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指一个人在经历重大的生活挫折之后发生的积极改变。该现象最初在十九世纪中期由心理学家Richard Tedeschi和Lawrence Calhoun发现。现在的研究认为创伤后成长有别于单纯的恢复能力;通过主动地在糟糕的经历中寻找积极的意义,创伤后成长可以把逆境变成催化剂,提升个人的心理素质。创伤后成长以五个方面的变化为标志。首先是个人信心。灾祸让备感软弱而无助,同样也会激发自信,让人变得更坚强。其次是社会关系。苦难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社会支持对于创伤后的恢复尤为重要,与人交流,一起克服难关有益于寻找意义。其三是从创伤中得到成长的途径,更加懂得欣赏生活。其四是信仰,悲痛可能动摇,也可能坚定一个人的信仰。其五是新的可能性。创伤后,人们可能会意识到新的机遇就在身边,并决心去追求。致力上述五个方面中的一个或数个,就能把困苦变成个人提升的机会。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因素可以促进创伤后成长过程。一是获得关怀;二是明白对悲剧的最好处理方式不是逃避而是迎难而上,接受没有后悔药的事实并且主动面对痛苦本身;三是牢记自己才是决定如何继续前进的关键,并因此感受到恢复过程全在自己掌控之中。

对此深有感触。在一个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就经历了过山车般的挫折、自我恢复和创伤后成长。项目申请阶段,当时虽然成立了申报书写作班子,其实参与者各持己见,而且大多空泛,根本无法在顶层设计上形成合力,令人备感无助。殚精竭虑独力写成的本子,每次“评审”不仅得不到欣赏,反而处处被些专家横挑鼻子竖挑眼,反复修改中更被某些权威强迫着改变自己的思想,硬塞进许多毫不相关的东西,或者本人极不愿做的研究内容,搞成了一个大杂烩。项目启动两年,由于缺乏相关知识,一直处于迷茫之中,毫无进展。对此,很少得到鼓励关怀和支持,反而处处被指手画脚,时时被耳提面命,被唠唠叨叨,令人惶惶如丧家之狗,无助之极。各种指责、吹毛求疵,更是如鬼魅随形,令人不胜恼怒,不胜挫折,心情坏到极点,跳楼的心情都有。但自幼形成一个习惯,给自己讲故事,幻想自己做出某种卓越之事。这样几天之后,一切烦恼便烟消云解,继续观察认识项目研究的客观事物,最终取得一点突破便势如破竹,一气完成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20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