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癞蛤蟆引发的……
来源: | 作者:王俊杰 | 日期:2018-06-02 08:02:42 | 阅读: 2426
神秘的地球报道,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减少甘蔗蟾蜍对当地野生动物影响的方法。原文网站编辑:杨毅;时间:2016年1月12日 12:54;http://www.uux.cn/viewnews-78273.html
(神秘的地球报道)据中国科学报(徐徐):英国广播公司日前报道称,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减少甘蔗蟾蜍对当地野生动物影响的方法。
这些蟾蜍在上世纪30年代被引入澳洲大陆以控制害虫,但捕食者如果吃掉它们,可能会被毒死。比如,研究发现,黄斑巨蜥的数量下降了90%。研究人员的想法是教这些蜥蜴避开蟾蜍,因此他们给16只蜥蜴喂食了只会让它们生病的较小蟾蜍。
通过连续18个月无线电追踪这些“学生”,研究人员发现,超过一半的蜥蜴在被甘蔗蟾蜍入侵的栖息地中幸存了下来,而研究中31只未经过训练的蜥蜴全部死亡。
初看题目以为是多么高超的方法,原来很小儿科,就是记吃记打训练法,或者称之为痛苦训练法。因此,看过就关掉了页面。转而又想到,人们如此训练蜥蜴,会不会改变了蜥蜴的演化方向,使之变成不捕食甘蔗蟾蜍的种群?进而又想到,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一般说来,作为爬行动物,蜥蜴不会抚育幼仔,也不会带领小蜥蜴学习分辨猎物和捕食,小蜥蜴孵化后全凭本能生存,从父母那里学不到任何东西。黄斑巨蜥数量下降九成,没有被甘蔗蟾蜍毒死灭绝,其中必然有一部分偶尔捕食了毒性的小蟾蜍得到教训而幸免于难,但它们并不能把这一知识传给下一代,否则,在甘蔗蟾蜍入侵后,黄斑巨蜥经过几代数量下降后,大部分就会变成不吃蟾蜍的个体,数量会重新上升。因此,痛苦训练法拯救黄斑巨蜥的作用不大,如果每一代都要捕捉新生的黄斑巨蜥喂一次小蟾蜍,猴年马月也不是个头呀。由此,又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文化就是神经记忆代代相传的知识,黄斑巨蜥没有文化,因此在甘蔗蟾蜍入侵面前不堪一击。
人类之所以称霸全球,关键就在于有一个强大的文化传承。笔者早前认为,人类有两套遗传系统,一套是基因,一套是文化。后来在朋友处读到一本《科学》中文版,上载一个称为缅因的理论,记得其中一句话大致意思是,会学习善传承才能发展,感觉可以约略地视为文化遗传系统。读后特别兴奋,因此横刀夺爱,将该书收归囊中。一时忘记原书尘封何处,网中搜索发现,笔者记忆有误,“缅因”应为“敏因”,并查到《人类个体早期动作技能形成中“敏因”的作用》一文,载《体育与科学》2007年第4期。根据这一线索,顺利翻出《科学》原书,找到原话:
文化起源可能始于我们早期的人科动物祖先相互模仿之时。最擅长模仿诸如取火等生存新技巧的个体将兴旺起来,这有利于基因,使它们更好适应普遍模仿。后来,随着人类在遗传上更多地选择模仿,基因必须改进策略以确保模仿最有价值的行为。诸如“模仿最佳的模仿者”等策略将导致不仅更好地复制新型生存技巧,而且更好地复制外在行为比如装饰行为,比如装饰服装。优秀的模仿者将赢得社会地位,吸引异性,繁衍更多后代,从而进一步引导基因发展能进行完美模仿的更大的脑。模仿将成为人类本性的内在部分,并且,演化的敏因将逐渐产生完整的文化体系,并通过纪念性建筑和人类祭祀等活动加以完善。这些活动对基因没有任何意义,但有助于传播有关的敏因。
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跳大神。模仿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学习。老虎没有语言,但小虎可以通过模仿母亲的动作,通过体验学会捕猎技巧,学会分辨猎物,学会识别危险。这是抚育行为带给哺乳动物和鸟类的一大优势,包括蜥蜴在内的大部分爬行动物没有抚育行为,幼仔出生后便不管不顾,任其自然。因此,黄斑巨蜥的幼仔无法跟着父母亲通过模仿学得任何生存技巧。
写这些话,绝无讥讽澳大利亚人的意思。只是上述报道引出了几点质疑和自问自答。其实,澳大利亚人的精神令人敬佩,想到做到,以观其效,不是坐而论道,不是指斥他人幼稚可笑,以彰显自身得道。万事开头难,既然澳大利亚人初步找到了拯救黄斑巨蜥的办法,相信通过不断革新或革命,一定能找到更有效的办法。
敏因理论不是热门,国内少见议论,为此特转载《人类个体早期动作技能形成中“敏因”的作用》一文开始部分。
《科学》杂志(中文版)2001年第1期46页《敏因的力量》文:人与人之间通过模仿而得的思想和行为――称为“敏因”(meme,发音为meem,国内有人译作“文化继承单元”)。
你知道吗?在你一生中的许多时光里,你都在复制和传送一种称为敏因的东西。敏因就是“在一种文化体系内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思想、行为、风格或习惯”。《敏因的力量》一文作者,美国著名生理学家、心理学家Susan Blackmore如是说。Blackmore认为,人类模仿从而传播敏因的神秘能力把我们人类和其他物种区分开来,敏因曾经是(现在也是)决定人类文化发展和生物进化的强大力量,敏因通过从一个头脑向另一个头脑复制的方式,在社会上扩散,并迅速发展。
敏因的产生与演化
敏因存在和演化的思想大约出现了30年,但只是最近它才作为一种人类进化力量而得到注意。1976年牛津大学Richard.Dawkins在其畅销书《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杜撰出了“敏因”这个词。他用三个基本过程描述了达尔文进化的基本原则:“信息一次又一次地复制,变异伴随其中,有些变异被选择了,有些变异被淘汰了,你必定就进化了。也就是说,随着周期的反复,生存下来的复制种群将逐渐形成新的特征,这势必使它们更适合在无休止的竞争中生存下来繁衍后代。虽然循环是无意识的,但它在混沌中体现一定的意图。
Dawkins将复制下来的信息称为“replicator”(复制品),并指出基因就是人们最熟悉的复制者。但是他想强调的是,进化能以任何复制品为基础进行,由此作为一个例子,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敏因这种思想。一个人到另一个人的敏因复制是不完全的,情形就跟父母到孩子的基因复制时不精确一样。我们可以添加故事的情节,可以忘记一首歌曲的某个词,可以改造旧技术,或者可以利用旧思想形成新理论。所有这些变化,有的连续多次复制,而有的寿终正寝。因此敏因就是真正的复制品,完全具有复制、变异和选择这三种特征。
从敏因观出发,敏因就是故事、歌曲、舞蹈、技艺、技能、习惯、发明以及我们人与人之间通过模仿别人来做事的方式。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每个人就是制造更多敏因的机器,他们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模仿而获得思想和行为提供了敏因的机器。他们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模仿而获得思想和行为提供了宣传工具、复制机会和竞争资源。我们既不是自己基因的奴隶,也不是为了我们自身幸福而创造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理性化自由力量。相反,我们就是众多进化过程的组成部分,敏因是进化过程中的演化复制品,我们就是敏因的机器。
2 敏因将我们人类和动物区分开来
Susan Blackmore用敏因“模仿重要”来表现人类思想和行为的论断,将人类和动作的行为区分开来。Blackmore断言,敏因――模仿的实体独自影响人类行为的进化。从鱼类到灵长目到绝大多数其它动物,能够做出模仿行为的屈指可数,虽然诸如黑猩猩和其它类人猿、部分鸟类在特定条件下也能模仿以作出诸如吃什么,和谁交配等决定。但Blackmore认为它们不能传播思想,更不能传播文化。Blackmore的著作《敏因机器》(The Meme Machine)提出的模仿严格的定义表明,模仿涉及三个复杂的阶段:即:①决定模仿什么,②将一个观点传送给另一个人,③产生相应的身体动作。根据如此严格的标准,不存在任何确定无疑的动物模仿实例。
敏因学简明地揭示了人类大脑的秘密。人脑几乎达到了基因能力的极限程度,两毫米厚的大脑皮层是大脑中与作出新的联想关系最大的一部分。人类的大脑皮层是高度皱摺的,但如果把它摊平,它的面积将有四张打字纸那样大。黑猩猩的大脑皮层展平后有一张打字纸的大小,猴子的相当于一张明信片,老鼠的则只有一张邮票那样大。人脑呈奶油色,表面有褶皱,成熟脑量平均在1.3千克左右,占身体质量的2.33%。大脑、小脑、脑干是脑的主要构成部分。与人类最具有亲缘关系的黑猩猩的脑约为345克,其脑组织结构与人脑有着惊人的相似度(DNA只相差1%)。那么是什么让人如此聪明?有人认为脑越重,越聪明。象脑重8千克,比人脑大5倍,但智商并不比黑猩猩高。也有人归结于脑占身体的比例,鼩鼱则应首当其冲,比人类高近一个百分点,事实上它们连善于思考都称不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科学家把注意力集中到脑的外层――皮层上。他们发现生活方式越复杂的动物,其皮层展开的面积越大,主管个体对外部世界作反应的前额叶皮层越发达,在哺乳动物进化过程中,猫增加了3%,黑猩猩增加了17%,人则增加了29%。显然,前额叶皮层的细胞结构区,如此扩大和分化是人类所特有的,并且人类的皮层联合区(能够实施最复杂、最难以捉摸的功能――思维)面积最大,最发达。所有这一切足以证明,在人类敏因进化中,作为个体生命的神经中枢――脑的生理结构上,人脑占有绝对优势,只有人类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模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