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见识

遭遇猛兽怎么办

来源: | 作者:王俊杰 | 日期:2018-06-03 14:46:38 | 阅读: 2725


7月23日下午,在北京延庆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内,两名自驾游女游客在猛兽区下车,被老虎袭击,造成1死1伤。不幸发生后,网上热闹非凡,除了对受害者深表哀悼和同情外,各种议论连篇累牍,主要集中在谁该为事件负责方面。笔者一直忍着没有参与讨论,认为追究责任不如总结教训和经验,毕竟严防死守并不能杜绝人兽遭遇事件。就笔者所知,与猛兽遭遇而安然逃生事例有以下数则。

电视报道,国内一女学者在巴西丛林考察期间,一次独自在宿营地附近散步,猛然发现前方不远处一只美洲豹卧在大树下,正在警觉地望着来客,虎视眈眈。女学者立刻停下脚步,强迫自己冷静。她想起曾听一位野生动物学家介绍,野外与遭遇猛兽,千万不要与它们对视。对视会被猛兽视为挑衅,尤其在其警戒范围内,猛兽感到威胁迫近就会先发制人发动攻击。更不能转身逃跑,那样会激发猛兽的捕猎本能。可行的办法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斜向45角走开,余光扫向猛兽,严密注意观察猛兽的一举一动。于是,她照方抓药,嘴里还哼起歌曲。最终成功脱险。

非洲大草原上的马赛人敢于从猛狮嘴下抢夺猎物。电视上曾见到,三个马赛猎手并排前行,手持弯弓,老猎手身穿红衣走在中间。猎人前方有七八只狮子正在进食刚刚捕杀的大羚羊,其中有一只雄狮。三人目光沉着,步伐坚定,走向狮群。狮子们看到来客,停止进食,开始观望。三个猎人步调一致,毫无畏惧,坚定前行。就在猎人走近到十来步的时候,一只成年母狮率先逃开,其余狮子随之一哄而散。三个猎人从容地走到猎物跟前,一边观察狮子动静,一边持刀砍下一条羊腿,扛上肩转身离开。其间,狮子们站在十几米外眼睁睁看着这一切,直到猎人离开才试探着回到猎物旁继续进食。

印度山民进山劳作,脑后爱戴上一张面具,用来防虎。当地传说,老虎攻击总是背后下手,如果看到人前后都是脸,就无从下口了。科学研究也佐证了猫科动物的这种习性。据[神秘的地球]网站8月1日报道(http://www.uux.cn/viewnews-81298.html),美国的“大猫救援组织”曾拍摄过一部《千万别背对大猫》的影片,让饲养员在笼外“背对”虎、狮、豹,结果几乎每一笼的大猫都出现伏击的动作!饲育员先是在老虎艾力克斯的笼前半蹲背对,艾力克斯一发现有人背对着它,便马上从休息的木桌上离开,伏低身子朝饲育员悄悄前进,并在饲育员发现它以后,马上掉头离开。面对笼外移动中背对的饲育员,老虎安德烈则非常猴急的飞扑过来。不只老虎,狮子及豹子在见到有人背对它们的时候,都会迫不急待的冲过来,并在撞到笼子的前一刻紧急刹车。其中狮子在伏低身子意欲攻击笼外背对蹲着的饲育员的过程中,被饲育员转头发现,马上装出一付无辜的神态。

几年前,同样是[神秘的地球]网站报道,印尼有一个小伙子在林间空地上割草,一只老虎突然冲出来。小伙感觉到身后动静,就在转身的一瞬间,被老虎一口咬住肩膀。正在此时,小伙带在身边的小狗狂吠着冲过来。老虎受惊,丢下小伙逃之夭夭。可见突然拼命嘶嚎尖叫,就是猛兽也会受惊逃开。《黔之驴》中老虎被驴叫声吓跑也应该是这个道理。可惜,课堂上只教了我们“黔驴技穷”,而没有解释老虎为什么会被吓跑。八达岭野生动物园那位虎口遇难的妇女,如果知道这些,尖叫几声,或许能赢得几秒时间……

一位野生动物学家在南非驾单座飞机考察时,不幸飞机坠毁,动物学家双腿受伤骨折,无法站立,也无从发出求救信号。天很快就黑了。他明白即使基地的人们知道飞机失事,也只能等到第二天才能开展搜寻救援行动。动物学家知道黑暗非常危险,强迫自己清醒。半夜时分,他听到有母狮带领小狮寻食的脚步声。他知道,在保护孩子的母性作用下,这样的母狮极其危险,绝对不能让它们靠近。他艰难地爬近飞机,取下一根钢管,猛烈敲打起飞机残骸来,金属撞击声刺破黑暗,响彻旷野。敲过几下,动物学家停下来,伏地静听,地面传来狮子远逃的声音。此后,动物学家又多次听到动物走近的脚步声,逐一用这种办法吓退入侵者,胜利等来了天明,等来救援。按此经验,动物园遇难的那位妇女,如果反手猛拍车门,击发巨响,或许能暂时吓退老虎……

以前月食日食时,人们称是天狗在吃日月,就会急促敲锣打鼓,称这样可以吓得天狗把日月吐出来。其中暗含的原理可能正是猛兽惧怕急促剧烈声响的现象。可惜,这些做法被视为迷信给反掉了,带着其中合理的东西。古代围猎方法,人们从四面八方把一块山林围起来,敲锣击鼓,大声吆呵,一齐向中间行进,从而把野兽驱逐到罗网中。敲锣打鼓吓退天狗的风俗,应该就是这种围猎行为的遗留。

有传言称,八达岭野生动物园那两只伤害游客的老虎会被杀掉,也有网友为老虎求情,其实大可不必。伤人老虎,虽远必诛,不是复仇,而是避免它再次伤人,其中的道理就隐含在成语“为虎作伥”中。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其亡魂不怨老虎,反而会带领老虎寻找下一位受害者代替自己,以便自己转去投胎,这个向导就称为“伥”。除去这个传说中的迷信外衣,其中包含的道理是,老虎一般只伏击捕食自己熟悉的猎物,这样成功率高,也能避免“偷米不成反失一把米”的危险。人与老虎相遇的机会不多,加之人们往往结伴而行,不易成为伏击高手老虎的猎物。所以老虎一般避免捕食人类。但是,在受伤、衰老等特殊情况下,饥不择食的老虎会铤而走险捕杀人类,一旦成功,它反而因此得到经验,人类最易捕获,于是便形成吃人的习惯,甚至专寻捕食人类。传说中的那个“伥”其实就是吃人老虎寻捕人类习惯的曲折反映,并非有“伥”。伥只是古人在恐惧和莫名其妙的心理作用下无中生有创造出来的虚幻影像。

很多年以前,笔者与同事测量树高树粗。在一个村子里,一棵大树下,笔者正在测量树粗时,几只恶犬狂吠着扑出来。离得稍远一些的同事转身逃开。笔者来不及,只好背靠大树,转身向狗,猛扬手中工具作欲打之状。几只狗扑到三五步处便停下来,身体后挫,龇牙咧嘴,狰狞毕露。稍停,狗们作势欲扑,笔者再扬手,狗们反退。如此对峙,僵持约一分钟,狗的主人闻声出来呵退恶狗。当时的情景非常险恶,笔者至今想起来都胆战。

一位摄影师趴在车边几米处观察拍摄,扭头发现一只雄狮同卧。摄影师大惊,强作镇定,微笑,问狮,天气不错,风景不错……狮不言,与师同视。师稍后退,欲逃回车。狮爪抚师背。师再言,没话找话,如好友闲谈。狮听入迷,师退不觉。师退至狮尾,缓起,急跑进车,闭门,启车,绝尘去。

一只花豹闲逛,刚出灌丛,正与四只成年母狮相撞。豹转身逃,狮围攻之。豹仰身,肚皮朝天,龇牙,怒吼,挥爪自卫。狮怕伤,攻不尽力。久时,狮旁卧息。豹欲起身逃,狮再攻,久再停。如此多次。狮卧中,有鬣狗旁过,狮观狗,低吼示威。豹趁机跃身,落荒去。

一老妇与几名姑娘田间旁作。忽然,一豹冲来。姑娘们星散,妇不及逃,豹冲至身前。妇侧身,躲过豹扑,顺手抱豹颈,死抱坚持。姑娘们逃远,回顾见妇抱豹,停,壮胆反身,齐回妇豹边,手中工具乱飞砸豹,毙之。

古墓出土臂环,石制或骨制,粗细与腕相当,略如手镯而长。分析此为捕猎工具。猎人左腕套臂环,待猛兽扑咬时送左腕入兽口,顶死,右手持棒猛击兽头。

内蒙一母亲野外劳作,婴儿安置一旁。忽一老狼冲向婴。母见,反身冲向狼,搏斗。狼伤母,致其倒地无力斗,拖之弃一旁。狼走向婴,母起身再斗狼。狼复伤母倒地,拖之一旁,复欲伤婴。母再起……如此多次,狼终不得伤婴,悻悻离去。

[神秘的地球]报道(http://www.uux.cn/viewnews-81233.html),近日Youtube上流传一段影片,只见一名俄罗斯男子光膀坐在长椅上,霸气地回头一瞥,就把鬼祟闲逛过来的大黑熊吓得落荒而逃,完全不愧“战斗民族”封号。影片中,一只黑熊在空地中四处张望闲逛,慢慢从休旅车旁移动到这名坐在长椅上的大叔背后。男子发现后,不但一点都不恐惧,反而转头使出“超近距离对望术”,不出几秒就霸气吓走黑熊,甚至连一根指头都没动,让一旁的拍摄者惊讶地又笑又叫。


总结上述事例,笔者提出如下原则:

1、猛兽不是人,不会遵守人类的规则!

2、你不是猛兽的菜,不用怕得要命!

3、转身逃跑,猛兽会把你当成它的菜!

4、镇定,镇定,再镇定,盯住猛兽,别让它离开的你的视线,直到你回到安全处!

5、生活如弹簧,你弱它就强。猛兽也技穷,你强它就怂。猛兽龇牙咧嘴示威,你就以牙还牙,嘶嚎尖叫,别犹豫!

6、野外有猛兽,要穿身红衣服,更要结伴行走!

7、冷静,冷静,再冷静,想尽一切办法避免猛兽发动攻击,局面不恶化就是胜利,多坚持一分钟就多一分希望!

8、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猛兽扑向你,你就扑向猛兽,抱死它的脖子别松手!

9、猛兽逃开,别去追它。对猛兽无仇可报!

说归说,做归做,事到临头,很可能大脑一片空白。据研究,遇到侵害时,动物的本能反应有三种:一是威胁不大,而且打得过,就奋起战斗;二是威胁不大,但打不过,就转身逃跑;三是威胁巨大,极度恐慌,僵死。僵死是一种“大脑自认必死时的最后自我保护”。僵死状态下,身体会无法呼救动弹,感觉迟钝,心率血压降低……这一切生理反应、神经冲动,是为了让动物“在被咬死时不那么痛苦”。站在旁观者角度,会觉得“有许多自救机会”或“其实没那么危险”,但是情绪有“温差”。人在冷静安全时可以用前额叶皮质想出一百零八条方案,在恐慌无助时,大脑里就只剩下杏仁核在尖叫着“死定了!完蛋了!怎么办?”大脑中的杏仁核是恐惧中心,人一旦察觉危险,杏仁核就会接管大脑控制权,导致人无法冷静思考。最近网上流传一段视频,一男性蜷缩蹲踞在池壁边,一只老虎走近挑逗。不幸者侧头不敢正视老虎,偶尔伸手无力地挡一下虎爪。尽管池壁上沿围观者大声呼喊,老虎全然不顾。挑逗中,不幸男人出手动作稍快时,老虎还会转身跳开一下。最终,老虎见男人反抗微弱,一口咬住受害者拖去一旁。毫无疑问,那位受害者已经陷入僵死状态,尽管从接触老虎到遇害时间超过一分钟,那位不幸的人也未能从僵死中解脱出来。由此可见,要避免不幸,关键是避免陷入僵死状态。或许适当锻炼可免此难。很多人喜欢看恐怖电影,享受那种恐惧并快乐着的体验,或许就是一种锻炼。由此,笔者提出最后一条原则,也是最高原则:

0、平时多锻炼,哪怕自己吓自己,确保遭遇猛兽不僵死。不怕死,就不会死!

2016年8月2日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