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见识

门里故事

来源: | 作者:王俊杰 | 日期:2018-06-03 15:05:48 | 阅读: 4557

门里故事

“问”“闻”两个字有些奇怪。按东汉许慎编篡的《说文解字》解释,“问,从口,门声;闻,从耳,门声”。这里涉及到汉字的造字法,称为六书。许慎认为,问和闻二字都是六书的之一的形声法创造的字,这种方法创造的字都由义符(形旁,相当于偏旁部首)和音符(也叫声旁)组合而成。义符与字义有关,所以在《说文解字》是称从某某,也就是说该字与义符代表的一类事物有关,也可以说是归属该类事物。例如说“问从口”表示“问”字的含义与口有关;闻字从耳,表示闻字的含义与耳有关。声符与字的读音有关,也就是该字的读音与声符的读音相同或接近。这就是《说文解字》中所说的“声某某”。说“问闻”二字“声门”,也就表明问和闻二字的读音与门字接近。事实上,在东汉以前,问、闻、门三个字的读音几乎是相同的,至多只有一些声调的变化。形声造字法是汉字应用最广的造字方法,在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七千余个汉字中,八成以上的是形声字,这也是我们读半个字的原因所在。

许慎认为“问闻”二字都是形声字,都读门声,分别从口从耳,这就是这两个字的奇怪之处。奇就奇在这个门字上。在门字作为声符组成的字中,最明显的是“们”和“扪”两个字,还有一个表示一种化学元素的“钔”字,其他由门组成的字中全部是半包围结构,而这些字中与门字读音相近的只有问、闻、闷、闵、闽、闰、阌七个字,而且其中闷、闵二字中作为义符的“心”和“文”与全字读音也十分接近,未尝不可以看作是声符。另外一类如闱闳闶闸闺闼闾闿阀阁阂阃阄阅阆阇阈阉阊阋阍阎阏阐阑阒阓阔阕阖阗阘阙阚阛䦶䦷等四十六个字明显是用门作义符使用的,包围在其中的才是声符。另有闩闪闲闫闬闭闯闰间闹等十个字由于全字的读音与构成该字的两个单体字都不相关,很明显这些字是由六书之一的会意造字法创造而来。会意造字法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样构成的字叫做会意字。

综合上述分析,可见门字在组成合体字时,只有七个字中被用作声符构成形声字,大部分都是被用作义符组成形声字,十个用作会意字。这种既被用作声符又被用作义符,又被用于构成会意字的单体字,是很少见的,因为这会带来较大的混乱。在六十余个由门组成的合体字中,只在七个字中被用作声符,不是有很有些奇怪吗?而且由于心字也是一个常用的义符,甚至简化为竖心,因此,“闷”字完全可以按着们扪二字的形式造字构成左竖心右门声的合体字,使用起来不是更方便吗?

在《说文解字》中门声字有问、闻、闽、闷、扪,会意字有闯(从马,在门中)、闪、闭、闰(从王,在门中)、闲(门中有木),扪从手,门声。

《说文解字》共收录门部字五十七个,其中会意字七个,形声字门声字五个,另有外门内火,从火,门省声,读若粦,火貌。

在由门组成的合体字六十余字中,用门字作声符的只有五个,而用门字作义符的则多达五十个,会意字则有九个。也就是说,门字用作声符是很少见的现象,甚至比由门组成的会意字还要少,而且这五个中明显用门作声符的也只有闽、闷、扪三个字。所以,问和闻二字是不是属于形声字很值得怀疑。

许慎的《说文解字》主要依据的是篆文,部分参考了当时发现的数量不多的金文。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原始的汉字是甲骨文,从甲骨文经金文再到篆文,字形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许慎解释汉字只能根据当时人们所见到的篆文来分析归类,并不一定符合汉字创造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在甲骨文中,就有问字,同样由口和门二字组合而成,康殷先生在甲骨文和金文研究中发现“古合体象形字的构成尽量采取互相有密切关系的物形——文来表现,有色有声,更易于使人领会,也即象形而兼形声,学者所谓‘兼生’,……我姑名之‘含声象形’”(《汉字源流考》P377)。在甲骨文时代,形声造字法尚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合体字中的纯声符并不完善。笔者因此认为,问和闻二字更应该视为会意字,甲骨文中的问字更应该看作是会意字。在门边突出一个口字,表示要发声说话。而之所以要发声说话,就是听到紧闭的门外有动静,出于自身安全的需要,自然要问一问“来者是谁,有什么事”之类的话。至今这种现象也十分普遍,听到门边有响动,屋内的人立刻会脱口问一声“谁?”以至于为了更清楚得知来者的情况,现代人还发明了猫眼。旧式大门上与门鼻儿装在一起的有门环,门环下面有金属做的像钹一样的东西,称为门钹。门环和门钹组合在一起可用来敲门,有一定的现代猫眼的功能。笔者曾认为,房就是防护的意思,而且房字以户字(即单扇门或室门)为义符,户就是防护之护的意思,《说文解字》称:“户,护也”。因为门是房子中最薄弱的环节,人出于“自我防护,自我安全”的需要,特别注意门边的动静。由于对着门张口发问是日常生活最经常发生的现象,因此以口与门二字合成的字最能使读者领会其意。至于问和门读音相近,大概是各种因素巧合的缘故。

在甲骨文中也有一个闻字,其形象是人形上突出一耳,并用一手作拢声之状,但这一字形并没有保留下来,大概是因为这一字形并不能完善地表示闻声之状,更容易让人领会成倾听的听字,最后被废弃掉了,而另造一个与门组合而成的会意字代替旧字形。由门耳组合而成的会意字“闻”的创造过程大概还与问字有关。

在汉字的使用中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同一个字词,可以改变其词性来使用。如“食物”的“食”字,也可以用做动词表示给人食物吃;形容词“美好”的“好”字也可以用作动词“爱好”的“好”字;一般性动词的“买”字也可以用作致动词“卖”。这种变种换词性被灵活运用的词一般读音不变,而只是变换声调以示区别。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被变换使用的字越来越频繁,人们就另造一个字代替之,如动词“食”写作“饲”,致动词“买”写作“卖”。由此看来,在春秋以前,可能也常将一般动词“问”用作致动词,意思是让对方听到,用以代替意义不太明确的旧体“闻”字。同时加以声调的变换,大概很快先民就意识到完全可以仿照“问”字的构字法另造一个与问字相对应的字,这就是耳门组合而成的“闻”字。

实际上,问与闻二字是完全对应的,都是在心意驱动下的行为,“不闻不问”正是这个意思。而说与听则表示无关心意的,说与听是客观性更强的行为。因此,可以说“说者无意”,而不能说“问者无意”;可以说“虚心听取意见”而不能说“虚心闻取意见”。由此也可看出,门往往是关乎心意的构字部件。成语“扪心自问”正在于此。

2007年8月23日初稿,2016年8月4日略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