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见识

​感悟到林字

来源: | 作者:王俊杰 | 日期:2018-06-10 16:21:52 | 阅读: 3358

7月19日,单位组织赴甘南玛曲进行继续教育活动,旨在结合本单位在该地执行的研究项目,开展相关理论知识和研究手段的培训,相当于一次现场教学。乘车途中,笔者视觉被窗处的景象强烈冲击着,联想起以往的所见所闻,心有所触,手机随手拍照,上传到到刚刚建立的“继续教育”微信群里与同仁分享。进而手机写成下面文字,阐述一番,理解一番。孔子云:“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大意是说,整天肚皮饱饱,却让脑子无所事事,很难做到呢!用脑子想明白人情事理,是件很快乐的事情,会忍不住说出来与朋友分享,否则“如锦衣夜行”,岂不委屈了那颗被称为“心”的喜新厌旧的脑子?

psb.jpg2017-7-19摄于合作,图中深绿色的是云杉自然林,所处坡面为西北向,属半阴沟坡;黄褐色的是草坡,所处坡面为东南向,属半阳坡。云杉林与草地呈斑块状镶嵌分布,两者以梁脊线为界,边界明显,井水不犯河水。

psb.jpg 
2017-7-19摄于合作,图中深绿色的长方形斑块是云杉自然;浅绿色的是草坡。云杉林与草地坡面镶嵌分布,两者界线明显。 


psb.jpg2017-7-19摄于合作。图中远景坡面中深绿色不定形的斑块为金露梅(被有些藏胞称为格桑花,意思是幸福花)灌木林,其余黄绿色部分为草地,两者镶嵌分布,界线分明。 

psb.jpg2017-7-19摄于玛曲忠克观景台。图中远景山坡中绿色较深的不定形斑块为金露梅灌木林,全图绿色较浅的草地,金露梅灌木林镶嵌在草地中

 

上面几张照片揭示出乔木林、灌木林镶嵌在草地之中,暂且不论为什么会这样,仅仅这一现象本身就很有意思,它有助于化解存在多年的生态学理论与林业实践一个重大矛盾。

一九九几年,我们单位曾请省内著名植被地理学家做学术报告,植被地理学属于植物生态学范畴。该专家对植被的地理分布,特别是甘肃的植被地理分布,研究成果丰富。植被在陆地上总是呈带状分布,决定植被成带分布的是气候条件,主要是热量、水分及其配合状况。陆地上的气候条件按纬度、经度与高度三个方向改变,植被也沿着这三个方向交替呈带状分布(见下图)。纬度决定太阳光的入射角度,纬度越低,阳光越直射,大气得到的热量越多,气温越高;纬度越高,阳光越斜射,大气得到的热量越少,气温越低。在北半球,由南向北,气候逐渐变冷。与此相应,各种植被类型也呈带状依次更替,其顺序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极地苔原。这就是植被分布的纬向地带性。陆地降水主要来源于海面蒸发的水汽,这些水汽通过大气环流由海洋向陆地输送。在同一气温带内,陆地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依次减少,相应的植被类型也依次更替,其顺序为:森林植被—草原植被—干旱荒漠植被。这就是植被分布的经向地带性。从低海拔平地向高山上升,水热条件呈现垂直变化,导致植被分布的变化,这就是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例如,在黄土高原的吕梁山,自上而下依次为:亚高山灌丛带—山地落叶松林带—山地针阔混交林带—山地松林带—草原带。

psb.jpg

植被垂直和水平分布示意图(摘自植物生态学,姜汉侨等编)

专家介绍,就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而言,甘肃中部黄土区属于森林草原过渡带,主体是草原,个别石质高山区分布有森林,如兴隆山、六盘山等。因此该地荒山绿化应以种草为主,大规模造林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报告后,我院有人与报告人闲谈,对专家的观点颇有不满,但讲不出道理反驳对方,只说不应该忽视林业人几十年的造林实践和努力,更担心否定造林,改为以种草为主,会使林业人失业。总之,人家生态学家在理论上指责我们造林有盲目之嫌,我们林业人却无言以对。即使我们林业人有很多造林成功的例证,我们说话也底气不足,表现得缺乏理论自信。

其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于半干旱区应该种草还是种树,有过广泛讨论。多数生态学家持种草论,林学家则持种树论,毕竟那是我们林业人的饭碗所在。争论中,种草论者最有力的理论武器就是植被地带性原理,但对大面积的人工林视若无睹;林学家没有理论与之抗衡,只能坚称林地的生态功能强于草地,很有些强辞夺理的况味,想举人工造林的实践为证据,又因为存在不少小老林(树木长势不佳、如同小老头的林分)、残败林等而说话底气不足,十分郁闷。后来有很多林学家提出林草结合观点,实质是为坚持以林为主的观点而做的变通之举。本世纪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确立了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暗示植树造林不必刻意纠结于植被地带性规律,实质承认了以往造林成功的经验。《决定》中确立的主体地位,十几年来为林业人津津乐道,大有以领导的话压服种草论者之嫌。事实也是如此,我国大部分荒山,除了干旱区和纯粹草原区的山地,都划为宜林荒山,其中不乏违背植被地带性规律的荒山。

总之,几十年来,我们林业人在原来属于草原带的半干旱地区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林,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这一事实表明,林业实践与植被地带性生态学理论发生了严重冲突。实践还是理论?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理论是用来解释事实的,理论解释不了事实,自然应该改革理论,不能反过来,否则就是“削足适履”。

前面的图片说明,在草原背景下,乔木林、灌木林等植被可以自然地镶嵌其中。同样,草地植被也可以自然地镶嵌于森林背景之中,见下面图片。

psb.jpg2017-7-21摄于玛曲黄河湿地。图中主体为柳树林,四周被交织的水道包围,所处地类属于河洲(“洲”字本意指河道出露的小岛);中间两块绿色平坦的斑块为草地,草地镶嵌在柳林中。 

 

其实,植物群落的镶嵌性分布并非新发现,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内容就是这种镶嵌性分布规律。景观指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包括植物群落)所组成的整体,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功能协调及动态变化等。所谓景观空间结构,实质上就是镶嵌结构,在强调景观内部各不相同(异质性)的基础上表述、解释和应用镶嵌性原理。植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所有植物的集合,建群种不同,植物群落各不相同。建群种指群落内占据统治地位,决定着群落外观和群落内部结构,以及群落生态过程,是群落的创造者、建设者。乔木林就是以一个或多个乔木树种为建群种的植物群落,灌木林就是以一个或多个灌木树种为建群种的植物群落,草地则以草本植物为建群种。具体到某个群落,云杉林就是以云杉为建群种的群落,金露梅灌木林就是以金露梅为建群种的群落。总之,在许多情况下,某一区域的自然植被由各种外观不同的植物群落镶嵌而成。

生存是生命第一本能。一个生命体一旦现身于世,就会全力以赴图存,决不会轻言放弃。植物群落同样具备生存本能,一个植物群落一旦占据某地,同样会全力以赴图存,保持其外观、结构和生态过程不变。当然也有轻易放弃的反例,生命就是如此奇妙,任何极端的事情都会出现,有坚持的,就有放弃的。有关反例,笔者另文介绍。至于一个植物群落如何自然发生,如何确保其保持特性,笔者将另文阐述。在此笔者只请读者朋友想一想,造了一片林,即使环境恶劣,它会破罐子破摔吗?它会“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吗?植物植物,根植一处,无足无手,必须坚守!

总而言之,植被地带性分布理论忽略了植物群落的镶嵌性分布事实,解释宏观上全球尺度的大陆植被静态分布是非常成功的,但用来解释微观小尺度的植被动态分布就难以自圆其说了,该理论的这一严重不足必须由植物群落镶嵌性分布来补充,植被地带性分布原理必须加上植物群落镶嵌性分布原理才算完善。

植物群落镶嵌性分布原理说明,既然乔木林、灌木林可以自然地镶嵌在草地之中,当然也可以在草地中人工地镶嵌进乔木林或灌木林,即人工造林。

写到这里,笔者突然感悟到“林”字的一个深刻含义。在字形上,二木并列为“林”,它会意地说明,树木比邻而居为林。在读音上,“林”谐音“邻”,让人一听就明白,树木是一些喜欢比邻而居的植物。树木比邻而居,并不排斥别的植物,不排斥草,乔木林下地表常常藤灌花草丛生。植物群落的镶嵌性原理,以及前面的图片又说明,林还会与草地比邻而居。林是一个兼容并蓄、胸怀博大的存在,为什么用草来排斥林呢?

2017-7-19草稿于车中,2017-7-28定稿

psb.jpg

图片来自互联网,感谢原作者!

又一个违背地带性植被分布理论的景观。很明显常绿针叶林与枯黄草地景观之间泾渭分明的界线绝非采伐林木所致,而是自然形成的。毫无疑问,如果在林侧草地上种植森林内树种完全能够生长正常并形成同样的森林植被。根据适地适树理论,使用这样的乡土树种造林最容易成功。但是,在造林改造生态之前,还应该回答为什么原来的自然植被呈镶嵌分布。只有这样,才能说理论指导实践是可行的。

psb.jpg

图片截屏自记录片,感谢原作者!

在植被分布理论中,传统划分为水平地带和水平地带而种分布类型,实际上还有一种镶嵌性分布类型,如图所示。无论是从温度上还是从降水上来看,在图中所示地域,针叶树种都能够正常生长,也就是说,该地域应该全部被森林景观占居,但是事实却是森林与草地呈镶嵌分布,而且两种植被之间的界限泾渭分明,很明显违背植被地带性分布理论。该图所示景观则让人惊讶不已,又让人感到妙趣横生。其实,如果一个地方如果仅有一种景观,无论它多么雄奇壮阔,最终都会让人视觉疲劳,只有富于变化的景观才不断给人愉悦。

2018-6-9补记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