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条吹头
来源: | 作者:王俊杰 | 日期:2018-07-05 11:42:48 | 阅读: 4293
写《柠条玩儿火》一文时,网读资料见到原产地俗话说“柠条吹去一个头,弟兄九个往出走”。其中“头”字指枝条,与“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中的“头”同义;弟兄则指新生枝条。
考虑到这句俗话说的是柠条平茬后大量蘖生新枝的现象,就想当然地认为,其中的“吹”字是“砍”字的误写,指柠条被砍掉枝条的情景。柠条是灌木,没有主干,枝条直接丛生在地面上,樵采利用时一般齐地面砍断,留下寸许长的茬桩,因此又特称为平茬。字典解释,蘖指树木砍去后又长出来的新枝条,萌蘖泛指不见芽体的枝条老干或根条抽生新枝的现象,蘖生的新枝简称蘖枝。柠条平茬去掉一个枝条,茬桩上会蘖生出新枝四五个以上。“弟兄九个往出走”非常形象地描述了柠条这种大量蘖生新枝的现象。
后来网读到多则资料,引用同一句俗语时,无一例外都写的是“吹”字,而不是“砍”字。有的资料比较早比较原始,有的其作者生活工作在柠条原产地,尽管有可能存在由笔写转成印刷文字时误“砍”为“吹”的可能性,以至于转录中以讹传讹,但估计其可能性不大。首先,从互相转录的来龙去脉看,多则资料不是单一源头,至少有两个以上原始资料直接录自口头传说,不是抄录而来,都误“砍”为“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其次,柠条枝干上生有细长刺,刺长有多半厘米,较软,可以压弯,虽然不至于刺破手,但抓在手里使人很不舒服,因而少被人樵采用做烧柴。其实,三十年前甘肃定西大量种植柠条,本意是要解决农村烧柴短缺问题的,但有传闻称,因为柠条有刺扎手,农民对此颇有微言。既然柠条少被樵采,称柠条“砍头”也就没有生活基础了。
从字面上看,“柠条吹头”很不好理解。柠条活枝柔韧,地球上的风无论多么狂暴都不能吹断柠条活枝。原来,柠条的枝条寿命有限,长到二三十年就衰老干枯。详见下图。
枝条干枯后,就会淋雨腐朽,上图中皮开木绽的枝条就是腐朽症状,埋在浅土中的干枯部分因为潮湿腐朽得更厉害。柠条原产地为干草原,地势平缓,风狂沙烈,尤其春风强盛。这样,上一年干枯而且浅土中腐朽的枝条就会被春天的狂风烈沙一吹而去,表现为吹头现象。常言道秋风萧杀,其实春风才是清道夫。
吹去一枝,蘖生数条,旧貌新颜,春风因此不同于秋风,所以才有“青春焕发”一个说词。《柠条玩儿火》一文称,柠条善于浴火重生,与青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到这里,突然明白了“焕”字之所以被古人写“火”字旁,原来与春风吹头紧紧联在一起呢。
树木枝条由芽萌发抽生而来,俗称抽梢,新生枝又称新梢。芽是枝的雏态,大多着生在叶柄与枝条相接的叶腋部,特称腋芽;着生在枝条顶端的称为顶芽,其余腋芽相对称为侧芽。芽一般被包覆在保护性能良好的鳞片内,圆锥状,或贴近枝干一侧压扁,有点儿像动物牙齿,因此得名为“芽”。在顶端优势作用下,只有上一年新梢上的顶芽和梢头几个侧芽才能正常萌发,其余的侧芽都被迫休眠成为备胎。备胎芽只有在枝条受伤受害时才得机萌发,否则终将随着枝皮的老化而干枯。顶芽抽梢延长母枝,侧芽抽梢则形成侧枝。萌芽抽生的枝条有年龄效应,随着年龄增大,活力降低而老态龙钟。一年生枝梢上的越冬芽抽梢为二年生,二年生枝梢上的越冬芽抽梢为三年生,依次类推。随着梢龄衰老,其芽抽生新梢的能力越来越弱。就因为这个年龄效应,柠条梢头芽体衰老不能正常萌发,同时备胎芽也被抑制萌发,全枝光秃无叶,被中止了与根系以光合产物交换水分养分的贸易活动,最终在风吹日晒中干枯成柴。
蘖枝不是由枝条上可见的侧芽抽生而成,而是由枝皮根皮下活组织恢复分生能力,再生新芽抽生而成,这样的新芽由于着生位置不固定,特称不定芽。由于起源于恢复分生能力的活组织,不定芽的年龄状况与种子中的胚胎芽相似,属于幼龄状态,因此,不定芽抽生的新枝长势与幼苗相似,柔嫩多汁,茎粗节长,叶片宽大,生长旺盛。在果树生产上,人们正是利用蘖枝的这个特点伐去老枝,复壮树势;在扦插育苗中,人们也利用蘖枝的这个特点专门促生萌蘖采做插条,两者统称为幼态化。柠条平茬也是一种幼态化措施。据研究,平茬后柠条蘖枝当年就能长到一米多高,比种子发芽而来的幼苗长势还茁壮。一般来说,平茬均针对活枝条进行,其蘖枝由茬口下方发生,这样的新枝利用的是老枝的输导组织与根系进行营养和水分贸易,老枝残留的输导组织不是特别通畅,对蘖枝长势有所限制。老枝自然干枯或者被火烧后,其活的茬口就回缩到根转换为茎的地方,特称为根颈。蘖枝从根颈发生,就再也不会利用老枝的输导组织,贸易渠道全为自生,最为通畅,因此长势茁壮。由此可见,“弟兄九个往出走”,其中一个“出”字用词多么形象,简直就是口头相传的一个“茁”字。
柠条最会玩儿火,无火可玩时就自枯其枝浴春风吹去旧装,从而茁生新貌,焕发青春。在此,衷心感谢柠条!衷心感谢柠条原生在的百姓!衷心感谢“柠条吹去一个头,弟兄九个往出走”俗语!让笔者认识了一个“茁”字和一个“焕”字。
向柠条致以生命的敬礼!
2018-7-5晨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