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经验

土鸡蛋式的论文

来源: | 作者:王俊杰 | 日期:2018-08-15 11:57:41 | 阅读: 4111

很多基层林业科技人员晋升职称,往往在论文环节卡了壳。工作多年,每个科技人员都积累下一些经验和个人认识,但到写论文时却茶壶煮饺子,心里有就是倒不出来,勉强写成稿子却不成样子,根本就见不到自己的观点,不胜苦恼。其实大可不必烦恼,能够写论文的素材很多。“窍门满地跑,就看你会找不会找”,仿照这句俗语,我们也可以说:“论文满地跑,看你会找不会找。”

先发个链接:好论文都靠憋?

特欣赏链接网文作者的论文鸡蛋之比。高大上的论文,发表刊物高级,有冲击力,影响因子大,但多属洋鸡蛋或饲料鸡蛋,个头大,产量高,看起来漂亮,吃起来却寡淡少味;一些经过长期观察思考积累写成的论文,如同土鸡蛋一样,个头小,产量低,看起来灰头土脑,吃起来却满口生津,回味无穷。其实,目前我国林业科技期刊多的是饲料鸡蛋式论文,缺的是土鸡蛋式论文。

论文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描述性论文,用来详细描述一种新现象,例如一个新物种,某种生物未被前人描述过的新习性;第二类是技术开发类论文,用来试验确定某项技术的最佳参数,例如防治病虫害的用药浓度、剂型、施药时机等;第三类是理论性论文,其关键在于论述阐明一个观点,又分两小类,有的是通过实验数据来证明,有的则利用基础理论通过逻辑推理演绎解释某种现象的内在机制,前者属于实验性论文,后者属于思辨性论文。目前,技术开发类论文和实验性论文在数量上占据统治地位,是各类学术期刊主要内容。基层林业科技人员少有机会进行试验或实验,也就无从撰写发表这类论文。好在还有描述性和思辨性论文,基层科技人员在这方面大有用武之地,其中可以大量产生土鸡蛋式论文。

土鸡蛋式论文是长期观察思考的结晶,只有通过长期观察,仔细分辨,才能确定某种现象是新的,并细致描述出其与相似现象的区别;只有通过长期观察,缜密思考,才能归纳出一个新观点,圆满精练地解释某种现象的内在机制。当你确实分辨出一种新现象,确实得到一种新观点时,你就会有一种向人诉说的冲动,憋都憋不住,正象土鸡下蛋一样,要高叫“个个大”了。在与基层科技人员交谈中发现,很多人谈起个人认识来口若悬河,不乏真知灼见,但大多三言两语就说完了,难以著述成文。其关键就是缺乏写作练习,平时只是想一想就罢,没能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没能在记录中展开论据,围绕主要观点形成完整的论证体系。关于这一点,请参阅本网站的《论文写作经验谈》一文。

许多重大的科学突破都始自土鸡蛋式论文。达尔文进化论就是典型的演绎证明过程,以广证博引归纳总结而成;华莱士原本是一位标本采集者,在长期观察中认识并提出与达尔文相同的自然选择理论。DNA双螺旋结构也是演绎推论的结果,两位发现者并没有亲自实验,而是性提出了对他人实验数据的全新解释。疟疾出现抗药性之后,科学家筛选了数以万计的药物,效果均不理想。屠呦呦先生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得到启发,反复思考其中记录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结合现代药物学知识,认识到青蒿中的抗疟成分在低温下有效,在高温熬煮中会被破坏,于是提出乙醚低温提取法,大获成功,一举开创了青蒿素时代。没有葛洪的记录,没有屠呦呦先生长期思考中的灵感突发,青蒿素的探索可能仍然深处迷雾之中。

笔者近来发表的论文大部分属于描述性或思辨性论文,前者如《牡丹一种新病害观察与分析》《菟丝子开花特性的新发现》等,后者如《微圃植树法》《骟树原理与推论》《白榆行道树黄斑星天牛择弱隐蔽寄生现象》等,更有一批以随笔形式记录的见闻和个人认识,见本网站[见闻见识]栏目,其中很多都是在兰州市内园林中业余观察所得,并没有刻意为之。例如《柠条吹头》本是《柠条玩火》一文的续篇,在《柠条玩火》中,笔者思考认为柠条是一种利用火烧实现萌蘖更新的树种,从而把柠条易燃特性与其生态适应性结合起来,带给人们一个全新认识。写罢《柠条玩火》,意犹未尽,又对查阅资料中所见的“柠条吹去一个头,弟兄九个往出走”俗语产生了兴趣,深挖细究,最后认识到“焕、茁”二字其实都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形象刻画。

有些观点或认识,只需圆满解释自然现象,给人带来新知识即可,没有必要去实验证明,甚至也无法实验证明,尤其一些历史现象。柳树得名很早,早在文字出现之前,人们就用“柳”来称呼这个树种。古人为什么称柳为“柳”而不称之为诸如“杏、李、松、柏”之类?尽管古书对此有记载,一种说法是人们折柳柳枝送别,有留恋不舍的意思;一种说法是柳树插枝容易成活,折柳送别是祝福远行人到达目的地后像柳枝一样落地生根成功留居下来。其实这些记载都是当时人们的认识,绝非柳树得名的真实写照。笔者结合柳树经营中常见的头木作业现象,提出古人最早也是头木作业法利用柳树,称之为“留树干剪伐枝条利用的树”,进而简称为“留”,文字出现之后,古人为此特意创造一个“柳”指称该树。“柳”字中“卯”在古文中有切割宰割的意思,其实就是混上一堆沙子用绳子摩擦锯断树枝的象形字,其读音就是模仿的摩擦之音。绳锯木断是最古老的木材切割技术,工效低,不易伐取粗大树干,伐取手臂粗细的枝条比较可行。柳树萌蘖力强,最适合伐枝利用。因此,“木”加“卯”能够非常形象地会意指示柳树。基于这些分析,笔者写成《柳树名源与史前木材切割技术》一文。像这样的演绎推理性解释,即使设计试验予以证实,也无法断定柳树就是由此得名而来,但它在带给人们新知识的同时,还能有效解释其他类似现象。在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直径达半米的粗大木柱,考古学家对此迷惑不解,如此粗大的树木,石斧断难伐取!木柱的底端要平整才能稳定直立支撑重量,古人用什么样的石制工具把木柱底端弄得平整如面?混沙绳锯就能伐木,混沙石磨则可以整平柱底。所谓“实践上升为理论”,就在于理论不是就事论事,而是能够解释更加广泛的现象。笔者提出的柳树得名新理论就是如此。再举一个例子。土,大家都认识,但什么是土,就有些说不清道不明了。在《说文解字》中,许慎解释称,土就是大地上吐生万物的东西。笔者不同意许慎的说法,因为沙堆上也可以吐生植物,浮萍甚至由水吐生。笔者认为,土是与沙子一样坚硬却比沙子更细碎的粉末状物质,混在米面中无法挑出,入口使人牙碜,出于保护牙齿的考虑,人们会立刻吐掉牙碜食物。因此,土是生长庄稼并混在米面中令人吐掉食物的粉末状物质,因此得名为土,与吐同音。土因为比沙子更细碎,更容易被流水冲起携带,因此才有水土流失之说,基于这一认识,笔者写成《地震扰动区生态修复的概念与四拗》一文。许慎的“吐生万物”之说可以解释土,但不能解释水土流失,这就是理论的差异。

总之,多观察,勤思考,多写多练,不愁论文没处找。

2018815日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