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见识

跟着神悟去原创

来源: | 作者:王俊杰 | 日期:2019-03-18 09:05:30 | 阅读: 4023

莫扎特父亲的朋友萨何特奈是宫庭乐师,有一把小提琴,音色轻柔圆润。一次,随父亲作客的小莫扎特,用萨何特奈的小提琴试拉了一曲,说:“您把琴的音调比我的琴低八分一。”萨何特奈非常惊讶,认为一个七岁孩童决无如此精准的听力,于是试拉两琴,果然如莫扎特所言。一位贵妇要唱意大利歌,请小莫扎特伴奏。但莫扎特并不知道那歌曲,便试着用低声部伴奏,再唱时已经尽知其曲。贵妇唱了十遍,莫扎特每次都即兴改变伴奏特色与方式,决无重复。一位英国考古家名巴林顿,曾经冷静观察号为神童的八岁莫扎特,总结说:“经常有许多灵感,一有灵感便立即弹奏,哪怕深夜也会这样。”并称莫扎特一坐到钢琴前便灵感如泉涌。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神童具有一种超凡绝俗的资质,一种悟性和灵性,一种成为卓越人才的天资。

上文摘自冯骥才《神童 巨匠 上帝》,载《语文报(初中版)》2004年2月16日五版。

在《人类的由来》,达尔文曾谈及音乐种种不可思议的神奇。读书中也陆续得知莫扎特等人对音乐不可思议的悟性,包括我国白痴天才音乐指挥家周舟的神悟。非唯对音乐有神悟者,数字也有,如西方某人白痴,唯对数学运算悟性极高,无论多么的数,计算其乘方,都能随口说出答案。还有计算日历的白痴,任意说出年月日,其人便随口说出相应的星期历数。绘画的基本是色彩,达芬奇自小即对色彩具有极高的悟性,也是一位堪与莫扎特比肩的绘画方面的神童和天才。王安石介绍的方仲永则是诗词方面的神童。

历史上各方面天才巨匠几乎都有灵感一现而创立新理论的传说。牛顿被苹果砸头,爱因斯坦一觉醒来在“同时发生”概念上取得突破而创狭义相对论,阿基米德洗澡时悟得浮力原理,美国计算机鼻祖Alanasoft在伊利诺伊州客栈小酌中悟得以电子开关控制、采用二进制、再生存储器等计算机关键技术等。

远古时代先人们所谓的神,正是某些方面开山鼻祖,是某个专业领域的第一位原创者,远古传说时期有钻木取火的燧氏,发明房屋的有巢氏,画八卦尝试预测未来的伏羲氏,烧制陶器的女娲氏,兴修水利的共工氏,尝百草的神农氏,发明车辆的轩辕氏黄帝,造字的仓颉氏,文字历史之后被记录在案的祝、史、卜、巫、师诸色人等也往往被记录者染上某种神性,例如,晋平公时期听出亡国之音的宫庭音乐家师旷,论神的内史过和季梁(见拙作《神的本质》)。这些神或神性的人,其实都是敏锐感悟到了事物的内在秉性,从而创立新说新事。所谓“神示”,其实正是祝、史、卜、巫、师等专业人士在某个非我时刻的感悟过程,“神示”之言正是法则所决定的必然结果。故而,拙某有言:神也者,深伸也,审申也,慎甚也,莘莘也!

有人说,灵感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其实灵感又何尝不是某个时刻超凡绝俗神悟呢?由此推测,高超悟性存在于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观察中,不是此人对此事,便是彼人对彼事。进一步还可以推测,直觉也是高超悟性的一种,广泛存在于每个人的头脑中,只是被绝大多数人所忽略。

《科技日报》2004年2月8日一版《盲视证实人类存在第六感》报道一则盲视研究成果。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Ronld Rensink召集40名志愿者试验,在电脑屏幕上播放系列图片,每片停留四分之一秒,然后显示片刻空白。其中,或者全部图片相同,作为对照组;或者后播的图片稍稍区别于前面的图片,作为试验组。试验组中约有三分之一的受试者觉察到图片有所变化,但不能明确说出变化的具体所在;对照组中约有三分之一的受试者确信图片没有变化。试验组与对照组结果有可靠差异。Rensink据以认为:即使我们不能在大脑中复现场景的改动,并且不能分清什么发生了改变,或者哪里发生了改变,我们的视觉系统依然可以强烈地感觉到某些东西发生了改变,称为“盲视”,“认为这种效果可以解释关于第六感觉的许多问题。”

拙某认为,Rensink的盲视试验深刻揭示了有关神悟的内在机制。某些人在事件发生前,尤其灾难性事件发生前,会生出莫名其妙的不祥之感,正如盲视一般。很可能,盲视就是神悟、灵感之类现象的普通形式,或者其启动时刻。刚毕业参加工作时,拙某曾有言:心静以听天籁,即有这种意味!拙某还曾思考分析,为什么其他动物在大灾难临近时会躁动不安,会四散奔逃,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至多只是感觉不祥而已。用Rensink的盲视试验来分析,在灾难临近之际,人与动物应该有用相同的不祥之感,动物出现不祥之感后本能反应就是奔逃,而人类则因其智能发达,本能被智能掩盖,从而表现为对灾难临近的茫然无识。达尔文认为,智能长进,本能减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披着智能外衣的“理智”因找不到不祥之感的清晰缘由,因而抑制了出逃的本能反应。世事万物无时无地不在变化。动物之为物以动变为本,亿万年进化的结果,可能已经对事物的细微变化形成了强烈的本能反应,视、嗅、听、触、尝五觉感应的仅是事物正常变化,盲视驱动的第六感则是对事物细微变化的综合性本能反应。郑灵公召集臣下,子公受邀时突然食指弹动,认为必有珍馐异味可尝。食指大动,这个成语典故说明,盲视不仅启动驱动着第六感觉、神悟、灵感,更会驱动四肢运动,动物灾难前奔逃正是盲视启动驱动的结果。动物以四肢强健为第一生存要素,肢体失效便无生理;人为智慧生物,以大脑理智为第一生存要素,头脑失敏便无生理。所以,饿虎下山最猛一扑,饿人四肢无力而不失其理智。也就是,人类因为发展智能,丧失肢体随神悟、灵感而动的能力,子公的食指大动属于进化残迹习性。

拙某解释神为深伸、审申、慎甚、莘莘等,本质上是说神悟源自知觉的敏锐性,即常言所说的明察秋毫,意味着分辨细微差别,微乎其微,玄之又玄,玄妙通神,就像莫扎特分辨出小提琴音调存在八分之一的差别那样。神农尝百草,本质上也是分辨不同草种味觉上细微差别,进而判定不同植物的治病疗饥的功用。常人不具备这类神悟天赋,但通过训练,常人也能达到相当高的知觉敏锐程度。我国古代许多宫庭乐师为了提高听觉敏锐度,一出生便弄瞎双眼,师旷就是这样。师旷听到师涓受卫灵公之命为晋平公弹奏的靡靡之音,未等弹完,便厉声呵止:“此为亡国之音,不可听。夜有鬼神之声,世间必有冤情。”

就拙某体验而言,常人也可能拥有这样那样的神悟。刚毕业参加工作那段时间,拙某常常预感大街上会遇到某人,甚至发展到不知地址而专门去大街上寻人的事情。一次,拙某陪朋友去一家学校寻其火车上认识的美女。朋友介绍说,火车上同座几个女学生,恰巧都是老乡,相见甚欢,继而又其中一美女暗生情愫,不妙的是却感到另一女孩频送秋波,三角关系极其微妙。后来朋友写信给美女,却泥牛入海无消息。朋友因而猜测,其信被秋波女孩拦截,这才有学校寻人之举。学校没有寻得美女,返程路上,拙某分辨出对面百余米外走来两位女孩,于是笑对朋友称,对面左边就是那位秋波女孩。朋友不信,因为拙某只听其事,未见其人,而且朋友自己尚辨认出来。结果,走至相距五十余米时,朋友一甩手苦笑:“果然是她!”事后,拙某解释:“我注意到,那位女孩突然扭头看了一下同伴,扭头中带有羞涩意味。女孩子原本心思绵密,热恋中的女孩子更加敏感。毫无疑问,女孩能更早地认出阁下,一点羞涩则暴露了她秋波女孩的身份。”神悟还有一种形式。拙某家住一道排洪沟附近,沟上有桥。因为主持过泥石流生态修复研究项目,拙某更留意排洪沟的泥沙沉积现象,驻足桥上,常常生有一种哪里不对劲的莫名其妙之感。去年夏天,一次拙某再次伫立桥头,那种莫名其妙再次油然泛起,其感冉冉升浮之间,眼前一亮,那种不对劲不是别的,而是沟两侧生草无草的异常,沟北侧的向阳坡面生草,沟南侧的向阴坡面无草,两者对比强烈。一般说来,阳坡干旱草木稀疏,阴坡湿润草木繁茂。这条排洪沟却大反其道。清晰了问题所在,寻找答案的欲望就一发不可收拾。再经苦苦思索,再一次神悟突至,联想到热胀冷缩原理,拙某势如破竹般解开迷团。排洪两岸被改造为石砌护坡,砌石之间水泥抹缝。北坡向阳,热胀冷缩造成抹缝破裂,草籽落入破缝发芽成苗;南坡向阴,难以发生抹缝破裂现象,草籽无处落脚,因而无草可生(见《毫厘之差,有无之别》)。阿基米德奉命测定判断纯金王冠真假。当时唯一无损测定判断纯金真假的方法是比重法。阿基米德可以称取王冠重量,却无法测量王冠体积,陷入苦苦思索之中。一次洗澡,阿基米德刚刚泡进浴盆,见到盆沿溢出外淌的水,神悟突至,跳出浴盆向王宫跑去,亦身跑在大街上,手舞足蹈,高呼着“尤里卡,尤里卡”。希腊语中,尤里卡的意思是“找到了”。回忆起来,拙某曾经多次经历这样的尤里卡时刻,至今不下百余次,有生活方面的,也有专业方面的。

科研鼓励创新,鼓励原创。读过许多如何鼓励评价原创的文章,说实话,拙某对此同样心生哪里不对劲的莫名其妙之感。写到此处,逐渐省悟,其关键在于原创是如何产生的?以拙某经验,原创产生于尤里卡时刻神悟,研究者没有经历过尤里卡时刻,其成果就算不上原创,只能算作跟风型的创新。

记于2004年2月7日、2月11日,2019年3月17日整理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