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见识

见荆说刺

来源: | 作者:王俊杰 | 日期:2020-06-20 17:54:16 | 阅读: 5067

昨晚网读,搜狐网读到《植物学家弄清了「刺」的形成机制》,心念一动,转发到自己QQ空间,引发一大列回忆,并随手写下一段文字符在后面以为补充。今早想来,昨晚所记有所残缺,于是改写如下。

同样的报道还有两篇:《科学家轻松一敲破解植物长刺秘诀,动植物真的要任由人类宰割了!》,载于“百度”2020-6-19;《Current Biology:柑橘刺发育的基因调控网络》,载于“科学网”2020-06-19。三篇报道,或科普,或专业,对照读来别有风味。

拙行与植物荆刺结缘于十几年前。当时与人因酒论起古书中有杜举故事,认为杜举故事就是喝酒干杯的来历。原来杜举是一个叫杜蒉的人用酒爵向君主敬酒的故事,又写作“杜爵”。因此又猜测杜爵是“杜绝”一词的来历。其实,查古书发现,杜爵与杜举不是一回事儿。杜是一种长刺树木,就是俗称的杜梨。杜梨的荆刺为枝刺,由枝条变态而来,又硬又长,与木质连接,十分牢固。拙行因此认为杜枝因剌长刺硬被古人用作最早的门,堵塞院墙入口防止野兽进院生害,杜也由此得名为“堵塞之树”,简称为“堵”,写作“杜”。至今“杜绝”“防微杜渐”还保留着“杜”字的这一含义。连缀这些想法写成博文《酒喝干杯,杜渐防微—理解中华文明系列之十八》,发在当时的“网易”论坛中,已经被淹没了。这是拙行较早利用植物学知识解释树名来历,至今颇有收获。

由此开始关注植物荆刺现象,并注意到电视介绍非洲马赛人堆积刺槐枝条成围墙保护村庄,与中国古人的杜异曲同工。后来主持泥石流生态修复研究,与同事闲谈植物刺的生态意义,认为有刺植物主要生长在环境严酷的干旱或林缘地带,并不能完全杜绝被动物取食,只是减缓被食速度,从而在掠食动物驱逐草食动物的过程中更多保留叶片而生存。进而发现,蔷薇之类灌木的刺为弯钩型,其交错枝条受冲撞时,弯钩刺便勾连在一起,把枝条织为一体,阻止冲撞动物前行,从而有效保护灌丛内部不受侵害。陇南农民介绍,有些蔷薇灌丛连以横冲直撞著称的野猪都无法冲破。这些见闻先写成博文《追溯古今识蔷薇》,后又写成正文《蔷薇名源及其人为利用》(甘肃林业科技,2015年3期)。受此启发,形成新设想,利用带刺灌木和当地有毒植物(当地人认识当地植物,可免误食中毒)混交,在泥石流危险地带营建具有完善自我封禁能力的植被,实现生态恢复,简称毒刺混交模式(见《自我封禁植被建植原理与原则》,甘肃林业科技,2015年1期)。这样的植被可以镶嵌在散牧区中,不用担心牛羊践踏取食,从而确保生态恢复成效。

拙行的这些认识和利用设想,都是从植物荆刺的生态和进化角度得来。引文中的维维安·伊里什(Vivian Irish)则从基因调控角度揭示出植物刺的形态建成机制。伊里什的成果为人工调控植物刺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除引文所称将柑橘刺变成结果技条外,在甘肃更现实的是培育无刺花椒和无刺玫瑰(与蔷薇同属,为姊妹植物种)。前者是甘肃许多地方的重要经济林木,甚至用于扶贫项目;后者是甘肃特产,苦水玫瑰相当有名。带刺的玫瑰更是种植农民的一大苦恼,带刺花椒则让采摘农民手麻心麻。花椒、玫瑰的荆刺属于皮刺,着生在枝皮上,与枝条木质不相连接,容易脱落。枝刺由原来留下的枝条干细胞发育而来。枝皮中没有留下干细胞,可能是皮中特殊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变成干细胞,再按照伊里什揭示的机制形成皮刺。由此看来,皮刺不能通过基因调控发育为枝条,但可以通过类似的办法中止皮刺发育,培育出无刺花椒或玫瑰品种。至于怎么做到,相信在伊里什